今天是
端午节杭州可达33℃ 高考有雨 还要注意防暑降温
发布时间:2024-06-06   都市快报

受雨水影响,昨天比前天一下凉快了不少,西湖又美出了烟雨江南的味道。不过,如此凉快的初夏余额已不足,端午节前后就将切换为炎热的盛夏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据杭州市气象台昨天发布的最新预报,高考天气预报有新变化,雨水会比之前预计的少,但气温会比之前预计的高,尤其是高考后期,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高考前期多阵雨后期闷热

今年端午假期和高考时间刚好重合,这个周末无论是出游还是考试,都最好关注下临近天气预报。

目前看,7日虽然有高空槽影响,但是水汽条件配合得不是很好,杭州地区7-8日的降水会比之前预报的要少,基本是有时有阵雨天气,但还是建议考生们带好雨具。9日起雨渐止天气开始转好。

9日前气温还是比较适宜的,但是9日起,杭州的气温将超过30℃,10-11日最高气温可达33℃左右。

浙江天气也表示,明日开始,由于影响我国的主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浙中南地区仍被波及,雨水明显,而浙北地区天气不错,会在多云和阴天之间切换,偶有雨水点缀。

提醒一下家有考生的朋友,8日恰逢一轮降水过程,浙中南地区和浙北南部的小伙伴会受到雨水的影响,建议考生们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合理选择出行时间。

9-10日,雨水减弱,仅浙中南地区偶有阵雨或雷雨天气现身。但是湿度大,配合较高的气温,闷热感明显,建议考生们衣着选择吸汗透气的面料和准备适当清凉物品。

山东、河南多地气温或破40℃

这个周末就是端午假期了,大家都准备去哪里玩呀?

据中国气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端午假期期间全国天气预报,预计8-10日,江南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多降雨天气,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还请大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外出,避免在户外强降雨等高风险区域停留。同时,东北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需注意防范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户外作业、电力通信设施、简易建筑物安全等的影响,做好风雹灾害防御工作。

另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6月8日起一直至14日,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及湖北北部、陕西关中、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5-7天,日最高气温一般有35-38℃,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山东、陕西关中、新疆北部和东部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局地最高气温将接近或突破6月极值。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提供的最新城市预报也显示,山东济宁已预报10日最高气温将达到42℃,如果实现,就将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41.6℃)。河南林州预报10日最高气温更是将达到43.6℃,如果实现也将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43.3℃)。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说,此次高温过程来势汹汹,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陆高压暖脊移动速度较慢,华北、黄淮一带持续晴朗少雨天气,下沉气流+太阳辐射增温作用下,热度难退,高温持久;同时来自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部等地的干热暖气团也会东移影响华北、黄淮一带,给本就难退的高温再添一把“火”,高温强度更强。

好消息是,除以上地区,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还不错,偏低或接近常年,较为适宜。

下个台风什么时候来?

202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个台风生成,5月26日上午,今年第1号台风“艾云尼”在菲律宾吕宋岛上生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首个台风生成日期的多年气候平均值是3月24日,今年1号台风生成明显晚于常年。

预计6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还会有1个台风生成,生成位置偏西偏北,较常年同期(1.7个)偏少;有1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华南沿海,较常年同期(0.6个)偏多,强度偏弱。

昨天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代刊表示,预计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1-24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少(常年25个),其中有6-8个登陆我国,接近常年(7个);台风的总体强度偏强,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东部和华东沿海地区,可能有1-2个北上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

暑假出游中国气象局有份专业建议

对于即将到来的暑假等旅游高峰期,中国气象局也提出了不少专业建议。

随着暑假的来临,旅游度假学生和家长增多。全国各地也逐渐进入主汛期,降水量增多。大家在涉山涉水旅游时,要多关注气象预警和预报。若遇到降雨天气,注意避免前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的山区峡谷地段,并注意避免在雷雨天气里攀爬山顶或在大树下躲避;携带必要的保暖衣物,特别是在山区,降雨后气温可能会骤降,人体容易发生失温。

另外,还要特别关注高温天气对暑期游等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大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晒伤,避免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快递员、运动员、交警、环卫工人、农民等户外工作者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时,需特别注意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尽量在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高温天气下,也要关注溺水以及肠道系统疾病等的影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