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把扇子,也浓缩进孙亚青这位扇艺大师四十年如一日的初心。自1976年进入王星记学制扇,将近半个世纪,她潜心钻研技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潘春年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制扇工具和材料。
在制扇行当里,能做出88茄黑纸扇的目前就潘春年一人。图为潘春年在检查扇骨雏形制作细节。
王星记扇子的制作工序复杂、精细,且不同扇种使用材料不同。以黑纸扇为例,需要选料、制骨、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砂磨、整理等严格的8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集中了历代制扇艺人的精湛技艺。
一柄杭扇,百年烟云。
作为“杭州雅扇”的代表,制扇翘楚王星记的每一柄杭扇,所承载的皆是工艺与生活的对话、岁月与时尚的流转、人文与艺术的交融。
潘春年,出身制扇世家,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子承父业,现在是制扇技艺(王星记扇)非遗传承人、黑纸扇第七代传人。
“一把扇子半把伞”,说的就是杭扇中的黑纸扇,它亦是王星记最负盛名的传统名牌。在制扇行当里,能做出88茄(茄jiā,制扇工艺中扇骨的量词)黑纸扇的目前就潘春年一人。
潘春年坐在他的工作台前,台子上摆满了一捆捆已经被截成相同长短的棕竹段,一台木架子上,固定着一把30多厘米长的长刀。右手握着刀头,手肘压着刀柄,左手拿着棕竹段往刀头上一搭,刀头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棕竹段被削成了薄薄的棕竹片,片片厚薄均匀。
选料、制骨、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砂磨、整理……制作黑纸扇有着严格的8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集中了历代制扇艺人的精湛技艺。
制扇无捷径,慢工出细活。
制作一把檀香扇,需要38道工序。其中最难的,便是拉花环节,需要手艺人极为深厚的功力,而这正是孙亚青的拿手绝活。
在薄薄的扇面上,用0.3丝的一根钢丝拉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精美镂空图案。孙亚青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设计的《莲韵》乌木扇,浓缩着四十年如一日的初心,扇出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温婉柔雅。
老一代手艺人慢慢老去,扇子也从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转变。
在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中,制扇人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2010年,孙亚青带领王星记创办了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跨界合作、活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这里成为扇文化的热门打卡地。王星记也逐渐转身为集工业设计、生产销售、商贸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服务企业。
影动半轮月,香生一缕风。一柄扇,方寸之间,是国人袖袋里的一部醒世哲学;褶皱之中,蕴藏这座老字号的奋斗历程。
王璟 制图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