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那些年被高空抛物困扰过的小区,现在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4-09-10   都市快报

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高空抛物摄像头在精度和角度上都越来越有讲究

相墅花园

最早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精度上还有局限

2018年,相墅花园率先启用了22个高空抛物摄像头,可以说是最早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的小区。6年过去了,高空抛物摄像头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最早的这批摄像头是否还能够“服其役,立其功”?

居民孙阿姨说,自从2018年装了摄像头,很多人就不敢高空抛物了,“我们以前这种事情真的经常发生,有时候‘咚’的一声,一个垃圾袋扔到楼下路上,有时候一张用过的餐巾纸、抽完的烟头,飘着飘着飞进窗台,有的时候就是一些饮料瓶,扔在绿化带里到处都是。”孙阿姨说,这几年下来,高空抛物事件越来越少,摄像头有起到作用的。

橙柿直通车记者在小区询问了十多位业主,大多数人表示,目前没有遇到如扔下垃圾袋、泼水等高空抛物的情况;在小区做保洁工作的一位大伯说,最近他没有看到一些疑似从楼上扔下来的垃圾。

“现在这样的情况,从反馈到社区的信息来看,可以说只剩下了一些丢烟头的行为还在发生。”相墅花园属地相墅社区书记张伟钊告诉记者,摄像头安装以后,高空抛物发生的次数逐年在下降,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不会发生严重的高空抛物事件。

“为什么说烟头暂时还没有彻底杜绝,实际上,我们目前使用的摄像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墅花园高层住宅,高度均超过20层,高空抛物摄像头往往采用分工的方式,一个对准下方楼层,一个对准上方楼层。下方楼层距离近,拍得清,但上方楼层,拍一些扔下来的小物件,就难以聚焦、捕捉,也难以进一步进行分析,假设从20层楼扔下来一个烟头,如果摄像头要单纯捕捉这个烟头,难度很大。

永庆坊小区

楼层结构特殊

常规摄像头角度拍不到公摊位置的抛物人

住在永庆坊22幢高层的傅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和妈妈住在一起的,这层楼道内有一个公开的露台,以前经常有人在露台上洗衣服,洗完衣服就把脏水往外一倒,还有些人会把小包的垃圾通过露台的窗户往外丢。

“现在洗衣服的人少了,但是还是有泼水和丢垃圾的。他们这些人蛮‘聪明’的,白天的时候,走廊上活动的人比较多,他们很多都不太敢扔。一到凌晨或者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往下丢东西了。”

傅女士说,这样的露台不是每层都有,不同的楼层有不同的情况,但是扔垃圾的人大多就是通过这些公摊处的窗户往外扔。

“我们这栋楼的户型比较特殊,你也看到了,一层有十户,一户户横着排列,对面就是大窗台。但是,两个单元楼是打通的。根据两边的上下楼梯,就形成了两个公共楼道。我们房子里面就是长条形的,厨房这边正对着楼道,小阳台那边对应的是进来的门。如果在小阳台那边丢东西,从哪里扔的更容易被发现,但是如果在公摊处的窗户扔,手都不用伸出窗户,扔完垃圾或者泼完水,人就直接走了,因为是公摊位置,谁都能来,无法锁定人。”

傅女士说,她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了,高空抛物摄像头是去年装上去的,但是从公摊位置的窗户往外扔,只能拍到扔出来的东西,看不到是谁扔的。

住在19层的吴大伯(化姓)和妻子已经在永庆坊住了十几年了,他建议:“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高层的公摊位置加上固定摄像头。这样一来,就可以准确地锁定抛物人。”

摄像头的位置选择及安装角度

对监控效果有着很大影响

橙柿互动记者咨询了海康威视工作人员关于高空抛物摄像头的问题。海康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高空抛物摄像头分为智能款摄像机和普通款摄像机两种。相同的点在于,它们都能够覆盖高低楼层。技术上也有更新,新增抛物轨迹检测技术,轨迹摄像机能结合高空抛物的运动特性,精准记录抛物轨迹。

“智能款摄像机有高抛算法检测,支持检测抛物记录轨迹(有抛物线)。而普通款则不含高抛算法检测,不记录抛物线,但支持夜间全彩成像,便于事后回放溯源。以某款具有800万像素高清分辨率的智能款摄像机为例,如果在层高3米的20层楼栋底下安装两个不同角度的高空抛物摄像头,一台可以覆盖1到16层,一台可以覆盖16层以上,是能够检测到矿泉水瓶、烟盒大小的物体抛落的。”

工作人员说,从这个物体扔出的一瞬间开始,智能款的高空抛物摄像头会把整个落物过程用一条红色的抛物线给标记出来。这样在查看监控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定位到是哪个窗户、哪个阳台扔出来的东西。

“在调试这个监控的时候,程序会让你去设定画面当中哪一处是哪个楼层,这样就方便在画面中提前用线标记上,比如5楼、10楼、15楼等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摄像头的位置选择及安装角度对监控效果有着很大影响。

“我们没有做安装在楼顶拍摄的摄像头,因为我们的检测算法是针对从上往下的落物。如果把摄像头安装在楼顶,这个算法就没办法实现。”

谈到隐私保护,工作人员说,这一点是厂家非常重视的。在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时,他们会请专门的安装商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选择最佳的安装位置,确保摄像头能够全面覆盖目标区域。同时,摄像头不直接对准住户的窗户或阳台内部,避免侵犯个人隐私。

“在安装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合理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和焦距,确保监控范围仅限于公共区域,如阳台外侧、窗户外部等。在实现对高空抛物行为有效监控的同时,保护住户的隐私。”

老旧小区和次新小区怎么装高空抛物摄像头?

目前,老旧小区和次新小区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仍存在一些难点,永庆坊成功安装的过程也许能给其他小区打个样。

位于拱宸桥街道的永庆坊,在推进高空抛物摄像头安装的过程中面临了多重考验。

其中,比较大的难点是安装前各方的商议沟通。社区党委动员居民群众强化爱护家园意识,并组织党员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讨高空抛物问题。

经业委会通过,业委会筹措资金,并和物业一起推进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同时还对安装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公示与优化。

另一难点则来自居民多样化的意见与建议。社区在推进安装高抛摄像头的方案期间,广泛征集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摄像头覆盖范围,以及抛物事件后续处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居民反馈。面对这些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社区多次沟通协商,逐步达成共识。可以说,安装高抛摄像头的过程,也是不断协调解决问题的过程。

目前,永庆路社区正在旧改,旧改也为社区后续加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同街道的永宁坊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旧改的深入,蚕花园小区也将加装一批高空抛物摄像头,守护居民的“头顶安全”。

橙柿说

惩治高空抛物

已进入民刑共治新时代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新设高空抛物罪,“高空抛物”正式入刑。

2021年3月19日,由绍兴市上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韩某高空抛物案,以高空抛物罪判处被告人韩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这是浙江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

2021年年初,杭州市萧山闻堰派出所成功办理杭州首起无人伤物损高空抛物入刑案,将往楼下扔啤酒瓶的嫌疑人陈某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4年3月20日晚上11点多,杭州上城区某小区一居民楼下突然起火,相关部门通过高空抛物记录视频锁定了扔烟头的肇事者仇某,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从高空抛物入刑以来,仅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就起诉高空抛物罪30人,高空抛物摄像头在锁定嫌疑人方面屡屡立功。

城市越来越繁华,高楼越来越多。高空抛物却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悬挂在每一个行人的头顶,不仅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安全,也侵蚀着城市的文明形象,此前由于高空抛物难以确切找到责任人,给执法和维权带来了很大挑战,而高空抛物摄像头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顽疾的治理提供了一剂良药。

但是,治理高空抛物光靠技术手段还不够,还要通过宣传普及文明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以及健全法律法规惩治体系,民刑共治,两手抓两手硬。

愿文明与法治共行,让城市的天空更加清澈安全。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汤晨琛 陈彬 培训生 顾心言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