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技艺的展陈还是在地文化的呈现,还是古往今来的历史演化,其中也离不开负责人的情怀和热情,同时这也是富阳的文化底蕴所在。”区政协副主席邱云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8月29日,在龙门镇民生议事堂举办的协商活动中,各界人士就乡村博物馆的发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运维难题,使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的场所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富阳乡村博物馆建设内容丰富,博物馆的形式多样,包括地域文化展馆、非遗传承基地、产业文化展示馆、红色历史展馆、名人故居展示馆以及民间收藏品展馆等,成功创建省级和市级乡村博物馆共12家,涉及10个乡镇。此次协商活动中,其中三家独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围绕乡村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等发言。
01
1826摄影收藏馆
1826摄影收藏馆由摄影爱好者李长江创办,这里不仅展示了从1826年至今的各种珍贵摄影器材,还收藏了许多历史照片,让游客能够一窥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这些实物和图片,游客可以感受到摄影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
02
大源镇红色报刊史料博物馆
位于大源镇的红色报刊史料博物馆由谢华主理,馆内收藏了大量红色时期的报刊资料,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实。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让普通民众有机会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03
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
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由李文德创建,旨在弘扬元书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元书纸的传统制作工艺,还能亲手体验造纸的乐趣,深入了解这项古老技艺的独特之处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在活动中,大家都明确意识到乡村博物馆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是普遍存在的运维资金困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现场协商气氛热烈,“金点子”层出不穷。
1
多方合作解决资金与运营难题
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加上自身的努力是解决乡村博物馆在资金和运营上遇到困难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强调了政府、社会力量以及博物馆自身的作用,通过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2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
两个不同的部门都提到了利用互联网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推广乡村博物馆,这有助于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开发和销售相关的文化产品,也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进一步支持博物馆的运营。
3
构建博物馆生态圈
以富春山馆为起点,建立一个区域内的博物馆生态圈,能够促进不同博物馆之间的联动与发展,形成一个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
4
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乡村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展示场所,还可以成为推广当地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窗口。通过展示和销售这些产品,博物馆不仅帮助当地产业发展,也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文化的渠道。
5
结合公共福利事业
乡村博物馆作为公共福利的一部分,可以与其它文化项目合作,比如与摄影馆的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也为群众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机会,增强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活动最后,区政协副主席邱云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个展望:
01
活态经营
期待乡村博物馆负责人们通过亲和力、个人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流量的有效变现,增强核心竞争力。让每一个项目都充满生命力,不仅吸引游客的目光,更让他们愿意分享这份美好。
02
共创共赢
要紧紧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与当地政府、学校以及其他业态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03
持续创新
无论是政府主体还是博物馆个体,都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乡村博物馆始终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