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名额要抢,杭州一高校开恋爱心理课:不保证脱单,希望学会如何爱人
发布时间:2024-09-20   潮新闻

管天乐和王婷婷分享他们的爱情故事。实习生 盛卓然 摄

大三的张可杭和杨梓瀚是胡乃岩的忠实粉丝。“我上过胡老师别的课,很喜欢他上课的风格,之前也看了老师推荐的很多书。希望这门课对我们未来的关系有帮助。”

“既轻松又能学到很多。”乔慧对这节恋爱课初体验点赞。“未来挑选另一半,我有更多思考了,可以先从提升自己做起。”

为了上好这门课,授课老师的准备很充分

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胡乃岩第一次开设了“恋爱心理学”的公共选修课。开放选课时,这门人数上限为50人的课程,竟有1600多人报名。两年过去,这门课依然维持着高热度。

“能看出当下年轻人对恋爱的一种别扭心理,既想谈又担忧,高呼单身、不想谈恋爱等口号,但是面对恋爱课程,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胡老师说,从课程中以及学生反馈中,他了解到很多学生想要去体验恋爱接触异性,但却惧怕处理关系以及内耗情绪。

所以,他的课传播一个观念:如果愿意努力学习和经营,那么恋爱包括婚姻、抚养子女可以很快乐,需要让年轻人了解恋爱和婚姻的好处,培育积极的婚恋观,而不是一味的催促他们迈入恋爱和婚姻。

课堂上气氛热烈。实习生 盛卓然 摄

为了恋爱课,胡乃岩的准备很充分。

2007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兼职做心理咨询。

2015年,他被杭州各区婚姻登记处聘请,做离婚调解和辅导工作。他还担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指导老师。此外,胡乃岩本科专业是法学,“面对情感PUA,或者恋爱中的法律纠纷,该如何自我保护,这点我能讲清楚。”

胡乃岩表示,从设立之初,他所教授的恋爱课课程本身偏向心理学和自我认知,涉及生命成长议题很多。也会传授一些具体的技巧,譬如如何面对亲密相处的问题和冲突,如何解决沟通中的障碍等。

在课程安排上,胡乃岩不喜欢单向传授,更鼓励学生们积极互动,分享恋爱体验。

上了课不能保证脱单,希望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胡乃岩还鼓励学生剖析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从而觉察自我成长。

“一些学生觉得我谈恋爱仅仅是我谈恋爱,和原生家庭有什么关系。通过上课,他们了解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父母的沟通模式,包括指责批评、逃避冷战等,潜移默化复制在自己和异性的相处中,这点要了解,更需要改变。”

几年来,课程丰富度不断提升,案例也不断更新。“一方面,我在进行婚姻辅导和心理咨询这块工作,实战较多;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譬如依恋关系测试、性格测试、MBTI测试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专业。”

“国家卫健委表示要大力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胡老师认为,大学阶段培育学生积极的婚恋观,潜移默化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婚恋选择产生正面影响。

“不过,目前高校的恋爱课没有教材,没有学科,没有老师。”

“未来,如果能够统编一些教材,形成学科、组成团队,有更多探索的空间,会给学生更多的恋爱支持和价值观引导。” 

“这门课不能保证你上了就脱单。”胡老师笑着说,期待学生通过课堂所学,更有能力爱他人爱自己,在恋爱中获得更多幸福。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滕一韬 章然 实习生 盛卓然 通讯员 林晓莹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