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稳中有进显韧性 创新驱动蓄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4   杭州日报

记者 李忠 摄

韧性强劲、活力奔涌

民营经济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微观即景,宏观缩影。

杭州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韧”劲在杭州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些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却总能看到杭州的民营企业家化身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想方设法走出去、谋发展,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智慧尤为珍贵。”长期致力于杭州民营企业研究的浙商研究会副会长杨轶清说。“杭州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的韧性生长为稳定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市场经营主体依然蓬勃生长,上半年,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实现继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近些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却总能看到杭州的民营企业家化身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想方设法走出去、谋发展,用实际行动成为在关键时刻勇挑大梁的重要力量。”杨轶清说。

体现到数据中,上半年杭州的民营企业货物出口2380亿元,增长13.4%,占货物出口的76.8%,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新兴市场持续拓展,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快于全部出口7.4个百分点。

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黄龙商圈的灵隐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大楼,主要研发生产便携式储能产品和新能源微电网,今年上半年,公司创始人许之咏的足迹踏遍了非洲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现在确实很难,过去我们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但是现在各种不确定性都在增加,所以我们要分散风险,开拓非洲和南亚国家的市场。”许之咏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了新的项目落地,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将迎来收获期。”

正是这些冲在研发创新、抢订单、拓产能第一线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在关键时刻勇挑大梁。5.5%的GDP增速背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功不可没,他们既是杭州经济的“基本盘”,更是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杨轶清认为,杭州民营企业家身上这种“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的企业家精神正在推动杭州的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布局,正在为杭州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可以说,杭州经济稳中有进的底色里,浸透着民营企业家的汗水与智慧。”杨轶清说。

可以看到,正是这些在创新路上奔跑、在市场上拼搏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稳步前行的中坚力量。

收入稳“增”、差距缩小

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在湖滨银泰in77的华为智能生活馆,记者看到前来体验搭载鸿蒙系统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顾客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正在装修或者准备装修的年轻人。店经理李明燃说:“搭载鸿蒙系统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上半年销量翻番,预约体验的顾客排到了两周后。”

“上半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4.4万元,消费升级需求持续释放,这为培育新型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数字官俞翔分析指出,“居民收入数据变化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居民增收给消费复苏带来的结构性改变。”

上半年,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领跑城镇,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统计,上半年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709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138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6元,增长5.2%,增速比城镇居民高出0.7个百分点。这是自2022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半保持领先优势。

杭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反映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正在取得实效。”

从收入构成看,四大收入来源齐头并进,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同比增长4.6%,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超过六成。值得注意的是,转移净收入增速达5.3%,领跑四大收入来源,表明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养老金、社会救助等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

俞翔指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与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上半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等行业发展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这份“稳的基础牢固、新的动能强劲、韧的特性彰显、增的基础夯实”的半年成绩单背后,折射出杭州经济基本盘“服务业稳健领跑、工业新动能崛起、消费升级加速、外贸韧性增强”的鲜明特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敖煜华 通讯员 李叶彩 方志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