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高建法离世
发布时间:2025-07-29   都市快报

为了这座纪念馆他耗尽心血 致力继承传播笕桥精神——我死国生

2025年7月27日6时38分,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高建法因病离世,享年59岁。

高建法耗费半生心血,创建了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展示中国空军的抗战英勇事迹,传承“笕桥航校精神”,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是一座民间抗战纪念馆,隐藏在杭州笕桥镇的一条小巷里。馆内陈列着抗战时期的《中国的空军》杂志、日本原版作战地图、美国飞虎队徽章、各类战争军用装备……6000多件抗战藏品,见证了近代中国空军航空救国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个杭州人大半生的执着。

为什么对一座纪念馆这么执着?

在抗战藏品上投入超过500万,都是高建法自掏腰包,几乎倾尽全部身家。

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自1928年建校至抗战爆发,培养了大批优秀飞行员。八年抗战,中国空军击落日机592架、重伤95架,4321位空军将士以身殉国,其中1700位从笕桥走出,平均年龄只有23岁。

这些英烈中,有放弃跳伞机会,驾机撞向日军出云号指挥塔的沈崇诲;有战机中弹后拒绝跳伞,选择与敌舰同归于尽的阎海文;更有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称的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他们大多出身名校,家境优渥,却毅然选择“蓝天殉国”。

笕桥航校新生队队长、独臂将军石邦藩,被视为笕桥精神的活化石。1932年淞沪抗战杭州湾上空的战役中,他击落一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自己的飞机中弹68发,手臂被射成重伤,后来做了截肢,断臂一直泡在航校装有福尔马林的器皿中。新生入学第一课即是石队长开讲,学员只要一看他那只空空的衣袖,即刻就明白了什么叫“用我们的身体炸弹来对付侵略者”。

1949年10月1日,参加天安门开国大典的6个梯队17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检阅方阵中,有17名飞行员和指挥员出身杭州笕桥航校,他们参与驾驶13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空军。

纪念馆中的藏品记载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高建法是土生土长的笕桥人,从小听着笕桥空军的抗战故事长大。新中国成立后的笕桥空军飞机,也每天在头上轰鸣而过,他对空军有一种特殊感情。

工作之后,高建法喜欢上了收藏,其中有关抗战的物件非常多。藏品多了之后,他就积攒资金租了房子做展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程潇龙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