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方便上千名老人及家属出行 杭州:公交开进福利院
发布时间:2025-08-19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讯 灰色的遮雨棚下,是定做的“放大版”公交—地铁线路牌。为方便老人起身,带有靠背的候车座椅专门垫高了高度。座椅的旁边还安装有两个拉绳紧急求助器……18日,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内的135路公交接驳点服务提升工程完工,公交接驳点启用。这也是杭州市第一个开设在福利院内部的公交接驳点。

早上,还不到7时30分,接驳点里就聚集了好几位背着背包、拉着小拉车、要赶“头班车”的老人。87岁的许奶奶说,福利院地处郊区,以前去杭州主城区坐公交车,要出门走十多分钟,还要经过车来车往的非机动车道,很危险。“我们走路没那么利索了,天热时还要走出一身汗。”83岁的范爷爷说。

据第三福利院副院长丁迅介绍,这里是杭州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住着130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84岁,不少人有日常出行诉求,家属也有定期上门看望老人的需求。

但5月17日起,原停靠第三福利院不远处的535路公交车因线路优化停开,公交站台也要随之取消。为方便老人出行,在听取老人需求后,杭州市公交集团(汽五分公司)和第三福利院多次调研,决定在135路千桃园站(终点站)完成常规停靠后,继续为第三福利院来访及出行人员提供院内接驳服务,并同步启动站台建设。

就这样,535路停开当天,135路就开进了“大院”。站台还未建好,先在院内临时停靠。据初步统计,前期运行期间,每天有百余人从院内出发和到院探望。“现在站台建好更方便了。”来给家属送药的潘先生下车时感慨。

“线路延伸到院内,相较于经济效益,我们更关注线路优化的社会效益。”杭州市公交集团(汽五分公司)副总经理章彦凯说,他们对公交车司机分批进行专项培训,福利院也专门投入5万余元专项资金对公交接驳点进行适老化改造。

从千桃园站到第三福利院南门,直线距离800余米。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宝胜教授说:“这段路看似不长,却是公共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把公交接驳点直接设在院内,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会服务方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公共资源反哺于民的生动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写照。”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王啸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