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项规定引发购汇政策误读,记者杭州全程体验 |
2017年01月04日 09:50:32 星期三 |
忐忑家长放心了 蠢动黄牛失望了 购汇政策的任何消息,都牵动着家有留学生的家长们的心。 记者了解到,以赴英国留学为例,现在读本科及研究生一学年的学费在1万英镑至2万英镑不等(医科和部分商科除外),换算成美元大概为12000美元至25000美元。此外,不同的城市生活成本不一,在学费的基础上,一学年大概还需要花费1万美元到2万美元。从理论上讲,一年5万美元的额度可以满足每年留学费用的需求。 某银行的资深客户经理3日一早就接到好几个大客户的咨询电话。他告诉记者,“我的一个客户,儿子在国外留学,光是学费一年就要4.7万美元,加上房租、生活费,他们夫妇俩一年换10万美金都是正常的,只要能提供相关凭证就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听到这番话,这对家长放下了忐忑的心。 他表示,选择境外就医的人群中很多是得了大病的,一般在远程会诊后会有一份治疗计划书,上面列有大概开销,提出申请也是可以获批的,无需多虑。 尽管如此,杭州一家留学中介机构的客户经理3日还是建议,今年有留学计划的家庭提前打算,提早做好分次购汇的准备,比如可在开学前几个月期间逢汇率低时购汇,控制留学成本。 对形势误判的不只是家长们,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 3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刚走到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门口,还没走进网点,门口三三两两的外汇“黄牛”就围了上来,“换外币么?英镑美元我们都有……” 当记者表示想先进去看看汇率时,一名黄牛直言“今年政策不一样了,你里面换不出的话记得来找我”。购汇新政一出台,黄牛们便嗅到了“商机”。 但是,从第一天守候蹲点的情况看,想博商机的黄牛们明显失望了。 |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铖 章卉 编辑:许佳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