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力强在科技创新“主战场”,始终坚守“脚踏实地谋实事”的履职信条,敢闯敢试、兢兢业业,用实干和实绩助推“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建设。
着眼推动区校合作,他把辖区高校、科研院所跑了个遍,促成与13所高校达成区校战略合作协议,独辟蹊径发展“一链一院一基地”新型孵化模式,以“小成本”撬动“大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区校双方共拓展产业合作载体空间52万方,落地高校经济项目819个,产学研合作项目534个。
着眼推动成果转化,他谋思路、想办法、求突破,推动了西湖成果转化科创中心的成立,创新“一公里”服务体系,组建起一批70多人的“科技工兵”队伍,深入到实验室、科研人员身边,搭建起实验室和转化链的桥梁。在他的努力下,“校区—街区—园区—社区”融通发展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逐渐成形,纳入省级创新深化试点,让科技成果实现“落地生金”。
着眼推动助企服务,他奔赴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一线,坚持“现场工作法”,倾听企业家的心声,总是能把惠企助企政策第一时间匹配推送至符合条件的企业。面对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他敢做克难攻坚的“破题者”,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讲解政策、对接需求、解决困难,点燃企业创新创业热情,促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跃升。
作为科技界别组长,潘力强紧密团结23位界别委员,组织开展“走进委员企业”系列活动,赴航天五院、华通云、天宽科技、海拍客等开展交流学习,提升界别委员的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同时,他鼓励界别委员积极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2023年度科技界别累计提交提案30余件,依托西湖数字政协“微履职”平台开展“微协商”5次,界别委员发言200余条,为助力助推西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技界别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