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与人民政协 | 喻泽灵:始终脚踏土地 不忘履职初心
发布时间:2024-08-06   杭州政协



image.png

始终脚踏土地 不忘履职初心

第九、十届桐庐县政协委员 喻泽灵

左三为喻泽灵

2017年,我很荣幸地成为一名九届桐庐县政协委员。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更好在政协平台履职尽责,这是我一直所思考的。

我是一名“茶二代”,从小在茶叶堆里长大,对茶叶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我退伍返乡后,就投身于茶叶事业。2009年,我和父亲一起成立了桐庐恒信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经营,现已拥有茶园1200余亩,形成了从培育、维护、采摘、炒制到销售、经营的成熟体系,为周边村民提供60多个长期固定岗位和500多个茶叶采摘工岗位,是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

立足政协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让茶叶惠及更多的人。这是我作为一名“茶二代”的企业家委员应当肩负起的责任和担当。

为此,我带着团队,走村入户做公益,为辖区300多户茶农提供茶叶知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

2021年11月,在一次县政协组织的基层走亲活动中,我和农业科技组的委员来到海拔500米的舒家村。这个村有321户989名村民,但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小孩在家留守。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我看到村里种有许多茶树。经了解,茶叶是舒家村民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但由于缺乏加工技术、销售渠道和品牌,茶叶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

走访中,我还发现舒家村的洪武山长着一丛丛的野生茶树,虽然没人看管,但生命力很旺盛。我特意问了村干部,说村里有400多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下的老茶树,算起来已有60多年的树龄了。这可是好东西!老茶树上长出的茶叶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做得好完全可能畅销。我当时就提出了这个想法。于是由县政协牵头,我与村两委干部一轮一轮地完善规划设想,想方设法从茶树上找到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路子。多次协商后,我和舒家村进行了深度的村企合作,由村集体对老茶园进行标准化管理,负责鲜叶采摘和质量把关;我的企业负责采购、包装、销售,村里产多少茶叶,我就收多少,价格一律高于市面上的鲜叶收购价。我还专门打造了一个具有标识度的舒家村“老树茶”品牌,设计了配套的精美包装礼盒。

2022年春,县政协换届,我继续担任县政协委员,这也坚定了我继续以茶为媒、尽心履职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在这一年,舒家村的“老树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局。往年的明前茶,舒家村出售的青叶价格在每斤40—50元,这一年我给出的收购价是每斤60元,直接让利给村民。后来统计,2022年“老树茶”让舒家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5万元,带动茶农增收了30%以上。

科技助农,延长茶产业链,有很多文章可做。我认为,茶农的收益不应该局限在青叶上。比如,近年来白茶市场逐渐火热,但传统的白茶生产加工方法跟不上市场需求,影响茶农经济效益。我就泡在生产一线,终于发现烘干机内上下温度不一致,造成了白茶烘干质量不稳定。我沉下心钻研茶叶里的“黑科技”,最终找到了科学且有效的白茶加工方法,还获得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专利,这些都得到了政协组织的鼓励和帮助。

桐庐种茶叶的人很多,但做大的很少。我通过政协履职,建议加强全县名茶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并积极协同其他茶企举办茶叶品鉴会等活动。 

在参与政协组织的协商调研、民主监督、服务民生等活动时,我关注到乡村旅游农产品的广阔发展前景。桐庐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尝试“茶旅融合”,打通产业链条。为此,我撰写了《关于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等提案,从深化多方合作、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价值含量、推动桐庐拳头产品与旅游加速融合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茶园,通过旅游、采茶、炒茶等活动,在游玩中增长茶知识,促进桐庐茶产业健康发展。

小小一片叶子,对我来说,是安身立业的保障,也是最亲近的伙伴。茶树年年长出新芽,但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它提醒着我,接受阳光雨露,也别忘了始终脚踏土地、不忘履职初心。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