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市政协机关组织部分青年干部开展写作技能提升“练笔”活动,活动以“讲好政协故事”为主题,青年干部结合本职工作,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体会,我们将陆续进行选登。
扛起责任担当 发扬拼搏精神
努力画出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最大同心圆
金佳媚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继往开来、至关重要的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蓝图,赋予了年轻干部新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为政协年轻干部干好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关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学习了市政协马卫光主席在市政协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政协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些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政协工作者,逐步成长为一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助理研究员,回顾成长经历,我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1
扛起责任担当,
同心筑梦共聚爱国之心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港澳青年的健康成长,强调要引领港澳青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全国政协王沪宁主席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优势,助力港澳青少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政协的重要部署,指明了新时代政协港澳工作的新方向。在组织的关怀下,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工作。
“杭港青少年交流共创计划”开启新篇章。市政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于去年底推动“杭港青少年交流共创计划”顺利落地。今年5月,联合香港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香港树仁大学在杭州组织了首期活动。活动之初,林革副主席和我们牵头专委会反复研讨,按照马卫光主席的指示,力求把活动办得简约丰富。招募信息发布后反响剧烈,150多人角逐30个名额,“杭州行”热度高过其他城市,经事后了解,是因为“杭州行”的活动内容最为精彩。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6位在杭香港委员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安排参观了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部分高科技企业、文化场所和大学等。参观中,学生们惊讶于杭州的城市发展之快,对政协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表示希望以后能到杭州工作。分别时,学生们依次喊着我的名字说“谢谢”,此时此刻,满满的感动让我无语凝噎,感动于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肯定,感动于这些学生的珍惜和善意,更感动于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杭澳同心青少年交流计划”续写三地情。为进一步贯彻为港澳青少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的要求,我们趁热打铁,于8月开展了“杭澳同心青少年交流计划”前瞻活动,联合澳门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分批组织了100多名团员来杭交流,针对团队构成、年龄、专业等特点制定不同活动内容。经市政协牵线搭桥,今年9月,在澳门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换届大会暨就职典礼上,在2位澳门青年代表的共同倡议下,“交流计划”正式启动。目前,两项计划均已在港澳形成了一定知名度,许多当地的学校和社团组织纷纷主动寻求合作。作为这项工作的亲历者,我每每回想起与港澳的同事们一起奋斗的日子,回想起为促进港澳青少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的力量,都感到十分自豪。
为进一步做好经验的提炼固化,在马卫光主席多次指导下,在兄弟处室的帮助下,“杭港澳青少年交流共创计划”很快形成工作专报,并向全国政协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把“杭港澳青少年交流共创计划”打造成为杭州政协港澳工作的重要活动品牌,通过这些年轻活跃的小喇叭,把中国故事、杭州故事、政协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发挥政协“朋友圈”的乘数效应,让爱国爱港爱澳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2
立足岗位职能,
助力展现专门协商机构之为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政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引。作为一名政协干部,只有不断地加强岗位磨炼,做到“能说、会写、善干”,才能担负起自己的岗位职责。
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国际化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多年来,在政协领导和专委会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直深耕城市国际化领域,为助推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我积极参与了历年的调研报告撰写。在写作中,觉察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缺乏,我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学习写作,领导和同事也都给予了认真的指导。通过多年的积累,我开拓了眼界见识,积累了专业素养,实现了自我成长,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半个专业人士,并通过努力多次获得了奖项。
既要敢“想”也要敢“创”。我们有很多品牌工作,也是反复协商的成果。比如创建了香港、澳门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创办了七届杭港澳发展交流会、九届“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对接交流会等品牌。领导带着我们,从组织架构到人员构成,从活动主题到会场布置,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在充分发扬协商民主精神的同时,也把我培养成为一名骨干力量。
3
永葆政协情怀,
用实际行动传递桑梓之情
“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初到政协时,我还不太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刻羁绊。数年工作之后,我已然充分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情谊。由于专委会特点,有些工作需要在境外开展,由此产生了三大难点:活动组织难、嘉宾邀请难、场地选择难。
有道是,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委员说,“如果政协有什么需要,我们一定出钱出力出人。”他们言出必行,用最实际的行动给予了政协最高的评价。首先,为了克服活动组织的难题,每次港澳委员和联谊会的骨干成员不仅悉数到场,更是带着员工和朋友全力配合。工作人员不够用,他们就撸起袖子一起布置会场、分发物品,甚至半夜还一起在酒店大堂排座位表。其次,嘉宾的邀请也是一大难题。由于每次活动主题不同,需要配合邀请不同嘉宾,港澳委员和联谊会的骨干成员也会根据要求,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反复争取,确保港澳地区的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场,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质量。再者,为了便于场地选择,他们会认真组建工作群,整理每家酒店的具体信息进行研讨,力求按照马卫光主席的要求,选出最经济实惠、效果又好的活动场地。
革命友情深似海,风雨同舟心连心。有时候,大家常感慨,这些委员当中,有的是资产过亿的老板,有的是身兼数职的精英,有的是工作繁忙的律师……他们能够放弃私人时间,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他们的“政协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们。正是这一次次的交往,打下了我们坚实的革命友谊,筑牢了我们共同的政治信仰。每次委员来杭,我们都会热情接待、全力支持,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也都会认真帮助解决,为他们履职尽责提供保障,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
4
坚持正确方向,
努力为政协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一转眼,我到政协工作已经11个年头了,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我得出了三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是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政治方向。我们的工作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因为牢牢把握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履职工作中心环节,做好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尤其需要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政策能力。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促进政治上同心、思想上同向、行动上同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新时期开展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的新要求,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
二是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发扬拼搏精神。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有拓宽视野的境界格局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作为年轻干部,缺的是经验,有的是机会,遇到问题更要主动迎难而上,抓住机会磨练自己的本领。一方面要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时刻关注当前热点难点。另一方面要向先进榜样和领导同事学习,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行有示范、干有标杆,在工作中永葆“闯”的精神、鼓足“创”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
三是必须注重品牌建设,甘当桥梁纽带。我们深知一路艰难险阻,许多活动能够坚持多年越做越好,是因为形成了品牌效应。这背后,是来自各部门各单位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大家常年以来默默无闻的付出。做人如做事,也当讲求品牌,做人有境界,做事才能有眼界。我们要把自己当作政协的一座桥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工作中主动补位、自动定位、拿捏到位,在团结奋斗中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干出新时代政协人的新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政协平台给了我难忘的经历,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若干年后,也许我不再是年轻干部队伍的一员,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谨记那股勇气和锐气,永葆那份热情和真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助推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的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