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桐君街道民生议事堂围绕“老年助餐服务拓面提质”在县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开展专题协商活动。街道相关班子成员、部分县政协委员、有关科室负责人、村社代表、社区食堂代表等参加,共同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桐君街道社会事务办有关负责人从运营模式、实施进展到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对老年助餐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并希望能借此契机,集思广益,助推老年食堂服务拓面、质量提升。
县政协委员龚峰庆指出,南门食堂引入第三方运营后,用餐人数显著增加,好评如潮,不仅服务老年人,还颇受上班族和年轻人喜爱。他提议,将该食堂升级为集餐饮与休闲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更好地满足社区养老和“抱团”养老需求。
社区食堂代表李华芳提及,自4月正式投入运营至今,食堂已累计服务超过30,000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成效显著。然而,受限于当前场地规模,食堂面临空间拥挤、难以实现功能分区等实际问题。她迫切希望食堂能扩大用餐区域,以便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村社代表反映,囿于资金和场地,当前多数村社的老年食堂面临运营挑战,亏损问题严峻,高投入低覆盖的现状促使转型升级。为此,各老年食堂正积极尝试多样化的供餐方式,力求推动其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模式转型。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丹提出,要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紧跟最新的助餐政策动态,同时,在提供助餐服务时,既要全力以赴,也要注重实际条件,确保助餐服务能够持续稳定开展。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贾鹏帅指出,目前,我国已逐步迈进老龄化社会,民生工作的重点,也日渐向老年人服务保障聚焦。老年食堂的增效提质,需重点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依托各类服务阵地,依据各村社实际现状,探索更具特色的运营模式。
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守忠着重强调,老年助餐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必须紧密围绕当前全县正全面铺开深入实施的“增长100”经济发展与“美丽100”环境提升双百攻坚行动的核心要求,科学统筹,精心部署,深刻把握,做好“统”字大文章,力求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老年助餐服务新篇章。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