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社区给我发了智能手表,帮我申请了居家养老床位,还安装了摄像头和红外监测,只要有紧急情况,社区马上就派人来查看,数字平台建设确实提升了社区服务效能,也方便了居民群众的生活,也希望街道和社区能多帮助我们老年人融入到数字化环境中。”
近日,在西湖区政协的“打造未来社区全域一体化数字平台”请你来协商活动现场,来自翠苑一区的居民代表、87岁的退休老师刘国维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感受。
目前,西湖区全域一体化数字平台框架及驾驶舱已进入运维阶段。今年4月份,翠苑街道翠苑一区协商驿站助力未来社区建设的专题协商活动中,委员们就提出了“关于建立未来社区统一管理数字平台”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
半年来,区政协持续跟踪数字平台的建设情况,课题组联动镇街民生议事堂和社区协商驿站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先后走访相关单位10余家,召开座谈会8次,形成调研报告1篇。
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11月16日上午,区政协通过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开展“请你来协商”专题活动,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居民代表、开发单位代表围绕“打造未来社区全域一体化数字平台”这一主题,和相关部门及镇街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建言献策。
“要发挥政府统筹指导作用,建立多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区政协委员、杭州彩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钒建议,“启用社区动态运营评价功能,实施创建、运营全过程监测,保障重大应用的贯通实施。”
区政协委员、绿城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吴志华认为:“要不断尝试探索和总结经验,明确数字平台建设的数据标准和运维标准,形成业务协调、数据互通的体系架构和长效可持续的运营机制,推动数字平台全面推广。”
“统建平台的功能和社区居民及社区管理者之间的需求存在差异,”区政协委员、杭州云图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澍田通过调研感受深切:“要平衡好区级平台和社区特色应用的融合,同时横向打通区级层面各业务部门的海量数据,推动平台发挥更大价值。”
区政协常委、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红亚提议:“要推进与市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使用平台、老年助餐服务等平台的对接融合,提高一键养老APP使用率,增强老年人使用粘性。”
“应建立范围更广、资源更丰富的积分兑换联合体,为积分运转提供动能,避免因兑换吸引力不足造成获取积分激情递减的现象产生,”作为未来社区创建的参与者,西溪街道求智社区党委书记、协商驿站站长文鑫希望,“培养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能在原有数字场景框架上完成自我更新,对数字平台不断迭代升级。”
作为数字平台开发的参与单位,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研发团队负责人杜家祥思考更为深入:“要探索构建社区服务类应用的生态化运营模式,明确服务类应用的定价规则,比如将‘购买授权费’改为‘按用量计费’,按照实际使用业务用量进行付费,通过考核机制淘汰无人使用的应用,并允许引入新的建设项目,不断迭代升级塑造良好的数字化生态。”
区住建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民政局、区发改经信局、翠苑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回应答复。
西湖区副区长韩斌表示,要充分吸收委员的合理意见建议,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原则,健全各项制度、着力抓好落实,推进未来社区全域平台建设运营更加科学,更加平衡,更加优质。要积极引进政协委员队伍里精通数字化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顾问团队,为继续做优做强西湖区未来社区全域数字化平台出谋划策。
区政协主席叶泽说,调研持续深入具有前瞻性、发言准备充分具有代表性、联动灵活协商具有广泛性,达到了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的效果。要持续关注未来社区数字平台的建设,推动平台不断迭代升级,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推进平台在全域范围内的推广使用,积极助力西湖区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建设。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