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伴随着江滨南大道东延工程的竣工,灵桥镇外沙村临江一带焕然一新,迸发出蓬勃生机。“十年如一日”无人问津的外沙街头,一下子集聚了人气日旺的网红大广场和客流络绎不绝的餐饮一条街。需要正视的是,五花八门、野蛮生长的江滨“经济带”渐成规模,向基层社会治理发起了新的挑战。如何故地起新章,开启乡村共富路,成为了现阶段灵桥镇党委、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规范打造外沙江滨经济带,探索灵桥共富新路径, 让本地居民更真切体会到共富场景带来的幸福感,11月24日下午,灵桥镇就“潮起江滨‘经济带’ 潮落共富‘新图景’”召开民生议事堂专题活动。区政协质效评估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属地政协委员、镇协商议事员、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
今年9月初,在灵桥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的牵头组织下,成立了“潮起江滨‘经济带’ 潮落共富‘新图景’”课题调研小组。9月14日、10月27日、11月9日,分组召开三轮协商座谈会,辖区内党员、村民代表、人大代表、企业家、乡贤、部门代表齐聚一堂,为共同探索、挖掘新时代背景下灵桥镇外沙村富春江畔的共富路径把诊问脉、建言献策。截至目前,累计征集到有关城乡风貌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等意见建议17条。
本次协商活动由灵桥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履职小组负责人吴立军主持。
会上,课题组组长董罗文就“潮起江滨‘经济带’ 潮落共富‘新图景’”调研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并提出大量针对性强、创新性强、可行性强的意见建议。
随后,3位镇协商议事员、属地政协委员分别作补充发言。
部分群众代表、行政村代表、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在课题组汇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所在村企实际情况,对外沙村江滨“经济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各部门负责人对会上提出的问题期盼进行回应交流。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项志强就课题组提出的建议作逐个回应。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广对课题组代表、各与会人员的发言表示肯定与感谢,他表示,接下来打造外沙村江滨“经济带”成为灵桥共富试点一定要从三个方面抓推进、促落实。
01
要有鲜明的特色
要通过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形成本土特色“风貌带”、打造本土文化活动品牌等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彰显产业特色、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
02
要有规范的管理
要积极借助高标杆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集中环境整治,并且加快管理机制建设,联合各部门共同落实;
03
要形成强大合力
要积极发挥村委会作用,严格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并努力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区政协基层协商质效评估团代表王哲平对本次民生议事堂活动表示肯定,同时指出课题组汇报内容立足灵桥实际,定位精准、内容详实、目标明确;前期调研准备充分,前后组织3次座谈会,累计征集相关意见建议17条,真正做到了有商有量,“潮起江滨‘经济带’ 潮落共富‘新图景’”课题成果未来可期。他建议在规范发展江滨经济带的同时,要对沿江一带统一规划,从性质、功能等角度出发进行区块划分,在吸引人流的同时,也要扩大范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图片
图片
会后,课题组将形成协商建议书提交给灵桥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并积极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以线带面、辐射全域,真正让这条江滨共富“经济带”的风貌美起来、人气旺起来、村民富起来,将外沙村江滨“经济带”高质量打造成为灵桥共富示范带。
图片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