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一片树叶的“以文化之”——《茶文化的知与行》①
发布时间:2023-02-09   杭州政协

adfdbe659ff90d422fbbe1af36d7745e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茶是由人从一片树叶演化过来的,茶又由人“以文化之”,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文化使一片茶叶自信,从而蕴含哲理神奇无比、魅力无穷地延伸发展、演绎出许许多多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话题。

一、茶文化的提出及社会意义

1

有关文化的说法

讲茶文化,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的概念。“文”与“化”两个字自古有之,但是与现在所说的文化一词在含义和概念上有所不同。

古代中国“文”与“化”是两个字,来自于人。如古代甲骨文的“文”字是胸前有纹的人,文与纹同音同义,《礼论》中又称“五色成文而不乱”(或各色交错的文理)以后其他意思来自于对此意的引申。古代甲骨文的“化”字是两个分别倒置的人,化字本义生成转化、造化,《庄子》“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文”与“化”两字连用,较早地见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对自然的思考,“人文”是对人的认识。

6a9f53be219869a8aade9cb987edae2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文”

1dd6f6663595cb5bc002964835e10c2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化”

西汉以后,文与化变成一个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研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西方人认为“文化”一词要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自从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首次阐述文化学术性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

以后,中外已有300多种定义概念,至今既否定不了泰勒的阐述但又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我国在《辞海》上表述文化:“文化指的是文治与教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和人们普遍的社会习俗、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由此,学术界认为,现代文化简单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具体地说: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教化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普同性、多样性、民族性、继承性、发展性、时代性等特征。

文化的作用:从社会方面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表现在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人文方面看,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民族的根与魂和人民的精神家园的意义。马一浮先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的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通过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

2

茶文化的提出

茶的文化现象在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直客观存在,如唐代中期陆羽的《茶经》一书及书中阐述的十个章节的内容,就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及茶学的具体表现。

我国真正作为一个茶文化概念提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事。随着我国这一轮茶及茶文化新高潮的掀起,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及大众的喜爱,并产生了一大批各类新兴的“事茶”创业人才,对此,尤其在茶界的学者们,希望对茶文化的定义有个确切的文字表述,为此,茶学术界纷纷阐述自己对茶文化概念的见解,以后,茶界比较认同茶文化定义的提法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对茶叶的利用过程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实际上是人在日常饮茶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和心态的文明习俗。随着时间的流变、空间的差异、社会的文明进步,“茶文化”与“文化”一样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研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我国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再度掀起新高潮呢?原因是许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

一是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随之社会上讲究闲适、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不断增多,茶能成为人们追崇闲适、快乐生活的一种理想的载体;

二是世界上正掀起休闲理论,休闲理论认为,世界范围内休闲时代将要到来,它将是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加点,因为休闲时代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经济发展(以年人均GDP3000-5000美元以上为起步)和休假时间(形成有周末、假节日、年休的制度)为基本条件。休闲时代并具有六个特征:休闲生活常态化,消费脱物化,城乡功能休闲化,生活泛娱乐化,休闲方式体验化,休闲目的地与方式重复等特点;

三是受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在这些国家(地区)也都把茶生活作为闲适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英国的下午茶、俄罗斯的甜茶、马来西亚的拉茶以及我国香港特区的早茶、台湾地区的茶艺等茶文化现象,先后影响到我国广东等沿海地区并波及内地。

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内不少地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由职业等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休闲时代的两个基本条件也逐步在我国呈现,我国沿海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2000年前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到200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到2016年中国年人均GDP达到8200美元以上,同时,从1995年5月1日实施一周双休日制以来,我国休假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现在年可休假制度达到120天左右。

1999年5月“茶艺师”作为一个职业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从而“茶艺师”作为茶界独立技能人才出现,她(他)们的创业不仅传承弘扬了茶文化,也促进了茶产业发展。

从而一个时代的到来是茶文化及其他休闲活动能在全社会掀起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正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我国不少茶文化的先知先觉者们应势而动,他们奔走呼吁、采用各种方式极力弘扬推介茶及茶文化发展,从而在推动我国这轮茶和茶文化高潮的掀起中功不可灭。这就是时势造物、时势造英雄。

3

茶文化的主要作用及意义

茶文化的定义尽管见仁见智,还会有不同意见、甚至争议,但茶文化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活跃起来,它就在传播、普及、教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感召力作用,至少在两个方面的作用(意义)是很明显的:一是使社会大众更广泛地了解茶是什么、茶能什么、如何科学地饮用茶和利用茶;二是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和茶科技的创新。

随着“茶为国饮”、尤其是“以茶惠民”文化的普及,茶消费拉动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二十世纪九十年初,茶叶总产量60万吨左右,中国人均消费不足2两(100克),现在产量达300万吨左右,人均茶叶消费(包括转化的)有1公斤左右。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全国性的一批茶界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如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侨胞茶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等等(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茶文化的传播、茶产业的发展、茶科技的赋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

现在不仅倡导“茶为国饮”,并十分强调科技赋能、“以茶惠民”。“以茶惠民”所包含的范围更广,茶叶不仅可饮,还可以吃、用、玩赏(中国人通常表述的“玩”,实际包括休闲、情趣、审美欣赏、精神享受、玩耍、旅游等方面的行为)等,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和科技进步,茶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惠及人民生活的一系列的茶产品、形成茶产业(茶经济),所以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这一轮茶及茶文化发展的新高潮,不仅使人民的茶生活在我国城乡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而且使茶产业发展尤其在我国南方部分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中起到了优质产业的作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尤其我国高层领导关注和重视,从而中国茶产业更如火如荼地发展,这就是文化自信在“茶”上的印证。

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茶产业的大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茶叶消费形式比较单一、适应现代人消费需求的形式还不多,茶的生产经营模式还比较传统,中国茶有影响的品牌不多,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无序发展等现象、茶叶的产能过剩、去库存成为茶发展中突出的问题,等等。

总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需求,客观上要求茶文化对此要有新思维、新观点的引领,茶科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茶叶中的内质,通过科技赋能使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所以,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谋划这篇大文章,走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茶产业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能共同发展的根本方向。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 孙忠焕(九届杭州市政协主席,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原会长)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