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河庄街道召开“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会,围绕“织牢基本民生保障 打造情满河庄幸福品牌”主题开展专题协商,组织政协委员、红盟成员单位代表、群众代表等为河庄民生保障建言献策。区政协副主席杨帆,街道党工委书记汪华锋参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召集人倪国锋主持。
会上,杨帆肯定了河庄街道近年来在民生保障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成果。她表示,民生无小事,眼下河庄街道正面临“镇”到“城”的转变,推进民生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在基础型、普惠型民生实事上做好“兜底保障”;要“尽力而为,量力而为”,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引入社会力量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民生服务平台;要重点落实好底层民生保障,以百姓需求为切口,做好专题协商的“后半篇文章”。
汪华锋对区政协的指导帮助和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表示,在扎实做好 “兜底保障” 工作的基础上,做到 “从有到优”,持续改进并完善民生保障措施;做到精准发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供民生服务,将有限资源转化为切实的民生成果;做到久久为功,通过月度例会、季度读书会以及年度三件事等举措,建立起长效、稳定的民生保障机制,为民众持续提供可靠服务。
会前,与会人员还实地走访了田心大食堂、蜀南村婴幼儿成长驿站等点位,并在座谈会上听取近年来河庄街道民生工作的成果汇报。区政协委员、街道协商议事红盟单位代表、群众代表等还就“织牢基本民生保障 打造情满河庄幸福品牌”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与发言。
现场发言摘录
陆雅萍
区政协委员
河庄近年来发展迅速,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切实惠及了百姓。下一步,在安置房小区方面,建议街道进一步提高服务配置,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沈浩杰
区政协委员
针对“一老一小”,在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方面,可以面向儿童提供更多课程与服务;在老年食堂运营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而保障食堂可持续发展。
茅徐锃
区政协委员
在商业发展上,可以引进高端商业综合体,更好地满足居民购物需求;在生态环境上,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公共休闲空间;在基层治理上,针对河庄安置房四期规模大、管理难的问题,建议街道与区级部门联动,提前做好全面规划。
陈国民
区政协委员
街道在开展民生工作中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好民生服务平台;在经济建设方面,建议加快发展步伐,促进百姓增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建设品质。
季剑峰
区政协委员
要从百姓需求“小切口”入手,改善“大民生”;要把实事办实,推动民生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有”和“优”的关系,引入第三方力量,用好各个民生服务阵地。
高 强
群众代表
民生保障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供民生服务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以免出现服务到位,百姓却“不买账”的情况。同时,有关民生的政策补助方面,希望相关政策要有“持续性”。
邵雪利
群众代表
希望能够引入学前教育基地,在保证村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为百姓提供便利服务。同时要加强公园等场地的建设和运行工作。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