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许春波:上城区政协委员,杭州市上城区民族团结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
钱塘不仅自古繁华,而且人杰地灵,这是少年时代对杭州的印象,后来求学杭州,留在杭州,一晃三十多年。杭州给人以充满活力的踏实和充满生机的安稳。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外来者,能够生活在杭州是幸福的。在杭州这块热土上,我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业余时间创作文学作品,十几年来出版了七本诗集,生活忙碌且充实。
2021年底,接到区民宗局通知,计划推荐我为上城区政协委员。我很有些忐忑,也有些欣喜,这么高的荣誉这么重的担子,怎么会落到我的身上,自己一直在怀疑。在小心翼翼的等待中接到通知,我有幸正式成为了一名区政协委员。融入到政协大家庭之中,于我而言是一个重要时刻。感谢杭州,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一种超越地域超越时间的永恒,有机会见证上城区的前进发展、荣光与辉煌。自此政协委员的身份成为我严格要求自己的标尺,成为我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回报读者的动力源泉。
为了找准自己定位、更好地参政议政,快速融入到新的大家庭生活,我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政协委员们进行沟通学习,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锻炼,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素质。我自2014年起就担任杭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并管理着杭州图书批发市场,对杭州书业有较深的了解。经过对杭州市图书行业的调研,特别是对上城区的实体书店如上城区的纯真年代书吧杨柳郡店等的重点调研,及与书吧主人朱锦绣老师的交流,我在当年撰写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提案》,从电商分流、政策因素、世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实体书店面临的问题,并建言献策,提出了几个解决办法。提案报送之后,得到了区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沈健副部长几次与我面对面交流,制定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帮扶政策草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度准备停业的书吧重新焕发了活力。
在区政协领导的支持下,我担任了民族宗教界别的召集人,深感重任在肩,也深知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密切联系笕桥街道,以区民促会副会长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街道文化建设中。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助力全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实施,街道打造了“遇笕宋韵”品牌金名片,同时倾力又打造了首个宋韵主题图书馆——笕桥图书馆•遇笕书屋。在图书馆的图书品类筹备上,我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为图书馆提供了连环画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图书。同时,根据我的写作特长,在区民促会的支持下,提出了设立“石榴籽书吧”的设想,收藏少数民族作家亲笔签名书。为此,我联系了熟悉的多位国内少数民族作家。历时一个多月,石榴籽书吧落成了。并在2023年2月举办“千年宋韵永续 城东书香满溢” 的揭牌仪式暨遇笕书屋开馆仪式,以城东忆、书香韵、未来云三个篇章,进一步梳理千年古镇历史文脉,深入挖掘宋韵文化内涵,做好了宋韵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石榴籽书吧”是上城区民促会在笕桥图书馆设立的全区首个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书吧。吧内含民族文化类藏书 100多个品种。有近五十名少数民族作家的亲笔签名书。其中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蒙古族作家傅莹;原中国作协副主席、彝族作家吉狄马加;《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杂志主编、蒙古族作家郝时远;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原《民族文学》主编、满族作家赵晏彪;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汉族作家夏烈等各民族作家签名藏书200余本,供笕桥辖区范围内的各民族读书爱好者阅览,进一步助推街道各民族以筑牢中华共同体为主线,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实现精神文化共同富裕。
△原中国作协副主席、彝族作家吉狄马加(左)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参与政协例会、提案、调研等活动,听了区政协的领导、专家对时代发展的透彻讲解,我深刻明白了政协委员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我们政协委员都是各条战线的精英,业余时间我都和他们积极沟通,互相学习,我也写了一部分关于政协工作的诗歌,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尤其是我在民族宗教界别,和不同宗教代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在一起探讨不同宗教要义,填补了我的很多空白。
加入政协已经三年,看到政协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怎能不为之感慨、为之激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荣誉与责任同在,担当与使命同行,为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