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暨2025年第一期“政协杭商荟”活动举行。
会上,11位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共话发展愿景,积极建言献策。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卢侃达
市政协委员,杭州江东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预示着民营经济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作为新生代企业家中的一员,应抓住这一机遇,坚守“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为企业、为行业、为杭州多作贡献。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2018年座谈会相比,本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核心议题从“开放行业准入、减税降费”转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反映出政策重点的变化。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寄予的更高期望。这次高规格的会议,是党和国家对民企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民企在经济发展、科技引领方面的鼓励。
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我也提三点意见建议。
一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招商引资要营造氛围热度,也要注重实际效度。招商引资的“热度”是注意力经济的体现,而“效度”则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构建“宣传造势—精准对接—高效落地—持续赋能”的全链条生态。
三是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标志着市场准入改革进入新阶段。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形成合力、统筹发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以创新驱动“焊接”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柳萌
市政协委员,浙江金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金蛋科技旗下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聚焦高端焊接装备与表面涂层领域,通过“引进消化+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助力解决行业“缺芯少核”难题。
近年来,金蛋科技在高端焊接装备与表面涂层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发展壮大,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引入国外先进焊接技术50余项、装备10台套,形成“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闭环。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尖兵领雁”等24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项。建立激光焊接、增材制造代加工基地,吸引16家企业入驻,2024年4家企业入规,预计总产值超3亿元,利税超千万。创办巴顿产业工程师培训学校,定向培养焊接、五轴数控等技能人才,并与浙江省特科院共建平台实验室,加速技术转化应用。
建议一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范围,探索数字化监管减少行政干扰。要强化融资与创新支持,扩大政策性担保覆盖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企研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民企协同创新。二是提高国际人才吸引力。通过政策创新突破、国际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社区建设等提升杭州对国际人才吸引力与城市国际化水平。
以责任担当践行民企使命
为杭州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俞 聪
余杭区政协委员,浙江天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民营企业家,既要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要坚持守法诚信经营,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回报社会,通过公益慈善、生态保护等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结合自身实践,我对进一步优化杭州营商环境提几点建议。建议杭州以政策创新、服务升级、法治护航、金融赋能四轮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具体而言:
一是要注重政策精准滴灌与创新突破并重。建议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企业需求,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触达,实现“应享尽享”;针对杭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强化产业生态协同,实现定制化供给。
二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推进市场监管局、税务、金融等部门数据互通,实现更多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构建企业服务平台,整合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三是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与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建立快速响应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通道,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推动司法审判与调解、仲裁衔接,提升涉企纠纷处理效率;定期开展合规讲座,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四是创新金融服务赋能企业成长。通过推广知识产权质押、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初创科技企业,助力企业发展。
从改制院所到数字经济创新引擎
卜 琰
市政协常委,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自院)前身为改制科研院所,2002年完成民营化转型,我们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现在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员,改制23年来,企业累计培养自动化、信息化领域科技人才超千名,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杭州数字经济发展。
目前杭自院创新布局的三大方向是产业平台建设、 核心技术突破、成果孵化转化。我们在黄姑山老院区打造“数字工坊”与拓峰新天地,于紫金港绿峰中心建设“国际智能产业园”(聚焦AI+机器人+智能制造),青山湖科技城科研基地即将落成。我们将工厂大脑数字底座纳入浙江省未来工厂建设标准并全省推广;国际农业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AI采摘设备应用于葡萄、香菇等领域;国产化工业控制系统覆盖生物制药、化工等行业。我们孵化图快数智(工厂大脑)、杭自院传感(光纤传感器)等企业,计划布局工业/服务机器人、农业AI机器人等新赛道。
杭州作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力度,例如,加大数字化转型专项补贴力度。在惠民生方面,整合政务、医疗、民生等资源,实现降低生活成本,增强社会经济活力。
憧憬未来,我们将践行行业引领、引智引资、科普赋能三大社会责任,牵头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运营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AAAAA社会组织),提供决策咨询与科技服务。通过国际会议(如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院士专家合作,推动杨孟飞院士团队与杭自院深度协同。整合高校资源帮扶初创企业,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激发老科技工作者智慧。以“科技+产业”双轮驱动,持续输出创新成果,为杭州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注入澎湃动能。
以企业视角浅谈营商环境优化
俞 卫
拱墅区政协委员,浙江泰和智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深耕基建信息化领域二十余年的民营企业代表,我们在参与一些招投标项目中,深切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现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构建政策服务“精准滴灌”体系。建立“政策导航员”制度,建议为重点企业配备跨部门政策顾问,提供全流程陪伴式服务。开发智能政策匹配系统,参照税务申报系统逻辑,构建多维度企业画像数据库,通过算法自动推送数据库。实施政策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政策有效期预警机制,对到期政策自动推送延续申报提醒。针对技术创新类政策,设置“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三阶段提醒节点。
二是打造法治化营商“安全网”。建议推行“诉前财产申报+48小时保全”制度,建立企业征信动态评级系统。构建科技企业法律服务矩阵。建立模拟法庭实训体系,通过还原某企业应收账款纠纷案资产转移路径,帮助企业掌握证据链构建、财产线索追踪。
三是培育产业协同“热带雨林”生态。建议建立技术先进性评分体系,对政府项目中“强制要求国企合作案例”等条款设置负面清单。建设创新技术试验场,例如,政府技改项目可作为创新技术孵化平台,提升技术转化效率。建议构建政企协同创新网络,每月组织经信、科技部门与企业开展非正式技术沙龙。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