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富美100”行动部署,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无人管、管不好”治理难题,4月23日,一场聚焦“大管家”片区治理的政协“协力富美”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活动在桐君街道康乐社区服务驿站举办。桐君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县住建局、社区代表、物业团队齐聚一堂,共商老城治理新策,共绘老城宜居新蓝图。
街道党工委委员钟洁介绍,作为老城区,桐君街道超九成住宅房龄超20年,且多为无物管的开放式小区。此次选取东门、康乐、迎春三大社区作为先行试点,创新构建“1+3+N”服务体系——依托1个邻里中心、3个善治驿站及N个暖心服务场所,整合基础设备、公共空间与便民服务资源,由绿城善治团队提供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同时,“大管家”积极探索“物业+数字治理”融合路径,开发“数字驾驶舱”平台,打通公安、消防、城管数据壁垒,力求实现社区治理“一屏统管”。
相关物业负责人表示,自入驻以来,专业团队组建工程维修、环卫保洁、平安巡逻等力量协同发力,通过标准化服务清单实现居民需求快速响应。针对三大社区实际,“大管家”定制三大类服务:基础服务涵盖24小时安保、即时维修与高标准保洁;公共服务整合市政维护、街区巡防等资源;民生服务则聚焦助餐、家政、健康管理等“关键小事”,全方位织密生活服务网。
协商会上,各界代表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碰撞出智慧火花。
县政协委员王璟认为,该模式通过部门联动、设立服务中心、引入优质物业、深化党群共建,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期待试点经验能在全县各街道、乡镇推广,进一步破解老旧、无物管小区的管理困境。
县政协委员李东宇提出“文化赋能+科技驱动+生态共建”创新理念,建议打造具有桐庐特色的老旧社区服务范式,形成可全国推广的“三老改造”协同发展样本。
县政协委员何书奎心系老年群体,认为群众事无小事,希望无物管小区的“24小时服务”能在保证预算的情况下继续提升质量。另外针对老城区老龄化现状,呼吁挖掘露天闲置场地,建设适老化活动空间,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社区代表纷纷点赞“大管家”应急修缮的高效响应与跟踪服务,填补了8小时外服务空白,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有效化解邻里矛盾。县住建局房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协同镇街加速推进“大管家”改革,推动预设场景落地,总结经验向全县辐射。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履职小组负责人贾鹏帅强调,要从“统、分、聚”三方面着手,强化统筹,整合多部门资源,构建全域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服务集成;深化分工,社区与物业各司其职,要求物业细化服务标准,确保“24小时响应”承诺落地;凝聚合力,通过邻里议事、家园共建等活动,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生态。
与会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挥优势,在政策、技术等方面建言献策,推动“大管家”治理模式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富美100”行动和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打造具有桐君特色的“富美”新样板。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