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良渚街道联络工委在施昕更纪念馆举办“古韵新生·老街共议”民生议事堂活动,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和智库专家、商户及居民代表20余人参加。
与会人员沿良渚港开展实地踏勘,调研良渚老街、折桂桥和施昕更纪念馆,并由区政协委员、施昕更纪念馆布展总策划赵艳华向大家介绍了良渚老集镇的发展变迁,以及施昕更纪念馆从提议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
委员们与各位代表围绕“微更新·精运营·活传承”这一主题,针对如何进一步活化利用良渚老街,更好地串联起“一街(老街)一馆(施昕更纪念馆)一港(良渚港)”空间,开展协商交流,大家积极建言,共议老街发展。
智库专家、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何春晖提出,要深入挖掘良渚老街的故事,种好文化,用历史叙事做好场景呈现,将老街打造为良渚五千年文明的活态展场。
区政协委员高玉章希望有关方面依托良渚港打造小码头,开通游船,链接起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博物院等有名景点,让老街更有人气。
区政协委员陈宁建议,在老街的业态规划上,要强调文化商业配比,保留老茶馆、中药铺等原生业态,植入踏饼、海棠糕等良渚本地特色小吃店,让老街更有烟火气。
老街商户代表梁晓雄建议,要设计打卡互动体验项目,优化游客的体验,引导游客探索老街里的店铺,这样既能吸引更多游客,也能促进消费。
良渚村妇女代表闻建平说,老街的改造,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建议整理汇总老街曾经和当下的故事,打造成老街文化展示长廊,让老街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时代。
区政协委员、良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褚国敏表示,此次协商活动聚焦老街业态复兴、配套服务提升与历史文化活化,通过大家面对面开展协商交流,收获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良渚街道进一步依托文化兴街工程,通过活化原生业态、创新新型业态,联动起更多名人名戏、文化场馆,将良渚老街打造成重要文化地标。
良渚街道联络工委将进一步提升“民生议事堂”协商议事平台效能,持续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整合跨界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文化事业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专业优势与纽带作用,以高质量建言献策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文化强街战略走深走实,切实将协商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文化福祉。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