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界别组和委员工作室,积极运用提案履职尽责。截至5月22日18时,会议共收到提案458件。经审查,立案396件,其中集体提案79件、联名提案45件、个人提案272件。
本次会议的提案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提早谋划、调研深入。市政协于去年10月启动提案征集工作,广大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各参加单位,立足专业所长、自身所能、群众所盼,提早选题、深入调研。二是分级审查、确保质量。市政协健全分级审查机制,通过层层把关、反复协商、叠加发力,有效保障立案提案质量。三是协商充分、共识广泛。市政协密切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对大会前收到的提案,及时征求拟办部门意见,开展预交办协商,推动许多建议纳入部门工作计划,有效提高提案后续办理的实效性和共识度。
本次会议收到的有关经济、科技方面的提案108件,占总数的27.3%。主要内容有:聚焦具身智能、视觉智能、智算芯片、精密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加大未来工厂培育,带动产业上下游数字化改造提升;细化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健全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服务体系,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深度链接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资源,打造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加快绿色直播间建设,放大平台经济辐射效应;完善通信、导航等新基建布局,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关城建城管、旅游交通方面的提案79件,占总数的19.9%。主要内容有:推进建设领域科技创新,深化智能建造试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完善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综合推进城市交通物流降本增效;融合文体旅商等多元业态,拓展城市公园绿地增值服务;联动“演赛展商旅”,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文旅中心和产业大脑,沉浸式打造“数字文旅第一城”。
有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提案82件,占总数的20.7%。主要内容有: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学前特殊教育普及与提升;创新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机制,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积极发展微短剧,推动网剧、网游、网文“文化新三样”出海;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育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深化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完善多部门协同的生育支持政策,不断优化生育友好环境;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公共安全卫生城市。
有关绿色、生态、低碳方面的提案22件,占总数的5.6%。主要内容有: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修订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全面深化美丽杭州建设;推进市政设施绿色改造,促进城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升级,拓展生态环境增值化服务,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提案25件,占总数的6.3%。主要内容有:积极探索智能育种、生物育种,升级打造“数字+设施+机械”的数智农业;开展杭州古茶树寻隐普查,加强古茶树保护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立体种植、智能温室等,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建强乡村交通走廊,加强村落景区规划,推动乡村研学基地提质扩面,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杭州样板。
有关民主法制、社会治理方面的提案80件,占总数的20.2%。主要内容有:开展重点贸易国家海外纠纷预警监测,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合规自检,有效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加强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培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优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布局,加快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提升校园食堂、社区食堂服务品质和安全监管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平安杭州建设。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