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政协副主席陈永良视察江干城中村改造和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7-09-25   

“老爷子今年多大了?每天到这里来活动吗?”

“我啊,96嘞,天天到这里来的,诺,跟他们一起看看报纸、搓搓麻将。”

在江干区笕桥街道明桂社区的e家生活馆内,陈永良看到96岁高龄身板还笔直的社区老居民,关切地问道。

9月22日,杭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永良带队,组织7位市政协委员一同来到江干区三堡村和笕桥街道明桂社区,结合城中村改造视察调研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周军,副主任李伟庆参加视察活动。

陈永良一行首先来到的是杭州新时代装饰材料市场。该市场是江干区三堡城中村改造的一部分,市场原有瓷砖、卫浴、地板、仓储等约20种经营品种,涉及301家经营户。利益诉求多样矛盾较多,但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拆迁指挥部开启“白加黑”模式,协商沟通,刚性执行,10天之内就完成了市场经营户的腾空工作,打造了江干区综合市场清退关停的样板。

紧接着视察组来到三堡城中村,实地查看了三堡村的回迁安置房以及安置房小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室。随后来到笕桥街道明桂社区,走访了明桂社区的居家养老配套设施——“e家服务街”。在e家服务一条街内,可以看到e家健康馆、e家帮帮团等系列服务配套设施齐全,老人小孩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走访过后,市政协召开座谈会,听取江干区城中村改造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汇报,政协委员们针对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目前,江干区已建成145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总面积达5.33万平方米,可供休息座(床)位1529张。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建成实体爱心食堂和助餐配送点66家,年服务20万人次老年人。

从整体配置总量看,社区配套用房建设配置到位,但仍存在如老街道老小区社区配套用房存在明显缺口,大部分社区配套用房分散,利用率低等问题。

九三学社的何黎明建议道,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原则,配套用房面积未达标、且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已建城市社区,可由所在街道采用购置或者租赁的方式解决。

“新建的社区要有一个整体规划,社区配套用房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社区食堂,对老人要价廉物美,,可以通过“中央厨房+助餐点+配送队伍”三位一体的形式,建设覆盖全区的老年助餐体系。”委员孙彰道说。

大规模拆迁、改造的过程中,大量老年人拆迁过渡和养老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市政协副主席陈永良表示,在“拥江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江干区作为杭州的东大门,在城中村改造这场攻坚战中更要拉高标杆,坚定信心,改造过程需充分考虑老年人养老需求。

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地变平房为楼房,改造关乎杭州的面子,更关乎杭州的里子。为此,陈永良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打好硬仗。城中村改造是市委、市政府打好“六场硬仗”的攻坚之战,是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基础工程。期间要处理好拆、谋、建的关系,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做到既融合现代文明,也留住老底子“乡愁”。二是要明确目的。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真正使老百姓在改造中提升获得感。三要照顾好老人。杭州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人有幸福感是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组成因素。为此,要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养老模式和方式,以不断调整的养老服务供给侧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匹配度,为打造养老服务事业的“杭州样板”提供经验。

结合城中村改造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视察监督活动,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实际举措,市政协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委员们关于城中村改造如何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以提案、建议、社情民意等方式提交党委、政府作决策参考。

来源:    作者:见习记者 曹青青    编辑:董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