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习时报专版报道:建好用好政协协商平台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07   学习时报 杭州政协

为积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总结推广政协协商民主杭州经验,近期,学习时报社和杭州市政协共同举办了“人民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研讨会。12月6日,《学习时报》专版刊发了《建好用好政协协商平台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人民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研讨会综述》的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fd1a7bfd029aacfe34cd05554dcfc09e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政协协商平台建设,2023年10月26日,由学习时报社和杭州市政协共同举办的“人民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召开。杭州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协商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和智库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交流。本次研讨会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讲好协商民主故事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启示。

协商平台怎么建

杭州政协告诉你

96cc40065651799be99d0ee5c535aacc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会议现场

协商是政协的主责主业,协商平台是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主要平台。加强政协协商平台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政协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杭州市高度重视政协协商平台建设,将其列为市委深化改革要点并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专题召开推进会议、专项制定建设意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导、各方参与”的协商平台矩阵新格局。

■高站位建设大平台,贯通协商民主渠道,有效服务中心大局。杭州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于政协协商平台建设全过程,推动市委把政协协商平台作为统筹推进协商民主建设重要抓手,加强协商平台顶层设计,制定协商平台年度计划,把牢协商平台建设正确方向。通过市委领导领办民主党派重点提案、政府政协联席会议、人大政协立法协商,探索加强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的衔接,精准释放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效能,有效服务市委、市政府打赢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全覆盖撬动大治理,推动委员一线履职,充分彰显政协优势。杭州市政协秉持“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积极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成立委员履职小组,网格化推动市、区两级委员到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履职,实现全市两级政协“请你来协商”、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村社“协商驿站”三个平台全覆盖,填补政协协商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制度空白。弹好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的“协奏曲”,用政协成熟的协商制度、丰富的协商形式、规范的协商规则、浓厚的协商氛围,激活政协协商向基层治理效能转化的“一池春水”,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深融合推进大联动,整合政协组织力量,持续破解“两个薄弱”。杭州市政协先后出台关于深化“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协商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党政大事、发展要事、治理难事、民生实事开展协商议政,把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以及各类民主监督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互促起来,市、区政协“请你来协商”平台有“家国天下”的高度,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平台有“幸福生活”的温度,村社“协商驿站”平台有“家长里短”的热度,形成聚焦中心、集成推进的协商新机制,提高政协协商的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打造新时代政协履职的“升级版”。

■开放式打造大品牌,建设杭州平台矩阵,全面展现制度优越。杭州市政协以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为龙头,推动区、县(市)政协成立实践基地,构建一体多翼的政协协商平台矩阵,综合承载各类协商活动,讲述杭州“以民主促民生”“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生动故事和浓厚的政协协商文化,着力打造展示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融合空间”、感知协商民主的“体验基地”。截至目前,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共举办协商等活动760余场,接待考察团队690余批,访客147900余人次;承办2023年全国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培训班等,召开 2023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启动会暨现场推进会,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创建全国首家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项目成功获评“2023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以模拟政协提案为抓手开展的“00后走进协商民主”活动,入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首批十大创新案例。

■特色化聚识大团结,增强界别工作活力,广泛凝聚人心力量。杭州市政协坚持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的工作思路,制定关于深化推进政协基层协商平台建设的意见,推动政协协商进特色小镇、产业园区、商圈楼宇、专业街区、行业群落、“三新”群体等,打造了一批行业味浓、辨识度高的基层协商平台,拉长了团结联谊的半径、延伸了联系界别群众的手臂,更好适应当前协商平台专业化提升、特色化发展需要,广泛凝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共识,进一步发挥委员“个体”、界别“集体”、政协“整体”在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政治责任中的重要作用。

■优服务助力大民生,深入群众协商议事,务实擦亮为民底色。杭州市政协坚持协商为民、协商于民,围绕切口小、选题准、涉及广、关注高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虑,激发基层群众“登堂入站、议事论政”的热忱,助力推动许多“急难愁盼”问题解决。2022年以来,全市两级政协协商平台共开展重要协商活动1200余次,提出建议5000余条,采纳建议3500余条,用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效,增强了信心、汇聚了民心、筑牢了同心,得到全国政协、省政协、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

■小场景释放大能量,加码数字赋能力度,常态筑牢网络阵地。杭州全市政协把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纳入“杭州数字政协”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云端+屏端”“直播+互动”“场内+场外”等融合互动新模式,通过多跨协同的协商应用新场景,实现“码”上征题、“码”上建议、“码”上商量、“码”上评价,提高委员履职的便捷度、协商建言的时效性、界别群众的参与面。透过数字协商在线,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最大增量”,有效推动政协工作机制理念、方式方法等的全面提升,推进广大委员和群众的智慧“在指尖上绽放开来”,放大政协协商协同协力、共识共进的综合效应。

下一步,杭州市政协将坚持把党建统领摆在首要位置,把阵地建设作为突出重点,把制度机制作为支撑保障,把典型引路作为工作抓手,把凝心聚力作为重要遵循,推动协商平台建设“立”起来、“实”起来、“紧”起来、“活”起来、“融”起来。把牢建设方向,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创新拓展阵地,完善政协基层协商平台矩阵;推进规范运行,加强政协基层协商平台的“三化”建设;擦亮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辨识度和影响力;浓厚协商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政协协商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效能贡献更多杭州素材。

彰显政协特色 提升协商效能

陈柳裕

浙江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有四个特色。一是走在前列,在全国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意义。二是多跨协同,通过科技手段打造应用场景,让民主协商走进寻常百姓家,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放大了政协凝聚共识的综合效应。三是制度完善,实践中心有完备的制度运行,形成制度体系。四是有效管用,通过协商平台助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降低人民群众办事成本,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人民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回应社会需求,秉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政治立场,是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治理效能的前提基础;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是人民政协协商的价值所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高频事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作为政治协商的第一议题,将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协协商的终极目标,才能及时高效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真正发挥政治协商的民主价值。

数字赋能政协协商平台建设

郁建兴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杭州市政协探索出了符合新时代要求,且具有杭州特色的制度化协商平台——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始终坚持党领导协商民主平台建设,在乡镇(街道)委员履职小组设立临时党支部,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政协组织体系,推动政协基层协商平台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把平台体系运行机制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协商主体建设作为关键着力点,把探索创新打造品牌作为驱动力,把数字技术应用作为重要支撑。

数字化是政协迈向新时代的必由之路。要以数字化改革实现政协的制度机制重塑和政协工作流程再造。既包括协商平台运行制度与委员履职考核评价机制的重塑,又包括政协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群众之间互动机制的重塑。要构建“民呼我为”的政协数字平台。通过数字化改革推进协商平台建设,强化数字手段的共享集成优势、推动反映群众诉求、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杭州市政协的“民呼我为”体系。

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具有重大推广意义

罗卫东

全国政协委员,浙大城市学院原院长

杭州市政协在全国率先建设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让全市的政协委员有一个“家”,能真正开展工作的平台、渠道或纽带。其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在建言资政、参政议政方面,还是在凝聚共识、民主监督方面,它都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比如,更好地密切了委员与界别群众、基层群众的联系,扎实推进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机衔接,持续推动了协商文化的建设。其理论意义在于,实践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提出的大背景下中国式民主的变革创新成果和有益探索。

为了更好地提升实践中心协商效率,强化协商创新性和约束力,要加强平台的基础建设,对协商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档案留存;吸收专家和智库的力量,使协商更有质量;总结经验做法,广泛联动媒体,让更多的政协委员和市民了解实践中心,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心的运行和建设中来。

依托经验探索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余逊达

浙江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从人民政协的定位来看,杭州市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十条。一是形成了覆盖所有行政区划和经济社会主要领域的协商平台体系。二是提供了维系协商平台运行的制度、规则、机制、方法。三是为协商活动的开展确定了物理空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标识。四是形成了能与其他类型的协商形式有机衔接的机制。五是带动了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了有效的协商形式。六是探索了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有弹性的组织框架。七是建构了一套与协商平台进行有机配合的工作体系。八是广泛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九是形成了具有鲜明价值导向和理性开放的协商文化。十是通过党的领导,推动委员下基层,强化履职为民。

下一步,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要深度协商,探索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站、协商议事厅“三位一体”建设,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委员履职向基层拓展的有效路径。二是要积极探索,发挥政协在新的工作领域的作用。三是要提升效能,在工作内容上探索实现“少而精、专而深、出精品、求实效”的路径方法。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

徐友龙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杭州市委长期以来坚持“以民主促民生”,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深入探索开展民生实事“群众提、政协议、人大定、政府办”等做法,形成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良好氛围、工作基础和联动机制。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杭州小古城村调研,强调“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在杭州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深入发展,促进了民主和民生的良性互动。杭州市政协要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有机衔接,把政协协商放到推进协商民主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局中思考;要把协商民主这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民主方式融入到杭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

推动政协协商平台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杭州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协商性、系统性,特别是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协商平台建设,填补政协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制度空白,形成更加系统的政协协商体系,而且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体现了政协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的特点。

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出发,要积极探索政协会议组织的定位与协商平台间的关系处理,会议协商需要在平台协商的基础上,把平台协商的成果在会议协商上表现出来。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协商平台,数字协商或云上协商应是会议协商的辅助。要进一步探讨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深化政协基层履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好地匹配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制度设计、治理框架、法律体系等,推动政协协商平台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强化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思考

肖滨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杭州市两级政协以“层级贯通”破解“两个薄弱”,通过市级协商平台把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贯通起来,实现量的扩展;多管齐下,形成“五有标准”“六步工作法”等好做法,实现质的飞跃。以“中轴枢纽”整合“边缘网络”,内部通过党委的领导,外部通过“公述民评”“民意直通车”,来实现政治治理的连接。打通内外连接,政协协商平台进行的活动就与整个社会关联成一个体系。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形成了协商的立体矩阵,平台的搭建及运作初步成型;同时,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到衔接基层治理,增强协商的实效,形成工作闭环结构。

下一步,要形成更多更好的可推广全国的交流经验。对协商民主如何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有效解决这些需求问题总结其背后的规律。

来源:学习时报 杭州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