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不少富阳人靠这个生意发家!门道在于……
发布时间:2024-08-22   富阳日报

卤味烤禽是百姓的家常菜,也是农村婚丧嫁娶宴席上的必备菜。

上世纪80年代,勤劳善良的常绿人,把这一味道带到富阳各地。作为常绿首个兴起卤味制作的双溪村,村内一半以上农户做起卤味生意,更有着“卤味村”的美誉。在一代代常绿人的努力下,常绿卤味渐渐展露头角,不仅在富阳,也在周边地区打响名气。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常绿卤味

为何能“圈粉”无数?

这一份独特的味道里

又有哪些“门道”呢?

常绿镇为此作了专题协商讨论

常绿卤味里的“门道”

前段时间,常绿人章彬在二贸市场新开的卤味店正式营业,打着常绿卤味“富春鸭”的招牌,这是他在城区开的第7家卤味店,春江民主菜场、大源综合市场、大自然批发市场、鹿苑市场、商业城都开有分店。

7家店中有两家由他自己经营,另外5家为加盟店,生意都不错。店里的卤味有卤鸭、卤鸡、卤牛肉等十五六个品类。每天早上,章彬要早早起床,为7家店面制作调配好预定的卤味,十分忙碌。

对于自己做的卤味品质,章彬一直很自信,尽管市面上的卤味店很多,但他丝毫不担心会被比下去。他说:“很多吃过我家卤味的客人,都说比其他店的好吃,所以我们的回头客特别多。”

要说这做卤味里的“门道”,章彬说,关键在于一锅老汤。

烧制卤味,以卤鸭为例,其工序并不繁杂,食材解冻,清洗干净,简单焯水后,再清洗一遍,之后就是放进老汤里浸泡、煮熟,时间长达15个小时,最后浇上秘制卤汁,就算完成。

章彬补充说,这卤味的味道可以说就是靠老汤浸泡出来的。在章彬卤味加工厂里,就能看到那两大锅老汤,足足几百斤重,20多年来一直在使用,没有停过。

他说:“这两锅老汤是从我父亲手上传下来的,用老汤烧制出来的鸭子完全没有腥味,味道特别好。平常使用时会有水份被蒸发掉一些,只要适当加水就好,老汤是千万不能更换的,一旦换了,味道就不对了。”

为了不让老汤坏掉,就算没有生意,章彬每天也要把这两锅汤煮滚。“老汤里的配料,是我父亲一点点尝试配出来的。其实刚做卤味头两年,做出来的味道也不行,后来一点点改良,老汤时间越久味道越好,这才慢慢受到大家认可,老客越来越多。”

除了这两锅老汤,原材料当然也十分重要。卤鸭作为店里招牌菜品,章彬选用的都是养了3年以上的老鸭,专门从东北那边进货。

他说,这些鸭子在东北是用来生鸭蛋的,但两三年后,生蛋周期变长,经济效益下降,才被出售。不过拿来做卤鸭倒是刚刚好,口感比很多市面上用嫩鸭做的卤味要好很多,吃起来更香。

不少常绿人靠卤味生意发家

章彬的父亲章元政是常绿最早制作卤味的那一批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商业城一带还没有正式店面,章元政就简简单单支起一个自制木头柜子,摆摊叫卖,那时候还没有卤鸭,只有卤鸡一种产品。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章彬,经常跟着父亲出摊。他回忆说,早的时候还没有商业城大楼,就是一个圆形大棚,挺简陋的,但是很热闹,人多到大家都要像螃蟹一样横着走,才能挤进去,生意自然没得说。

大概到上世纪90年代后,常绿人卖的卤味品类慢慢多了起来,卤牛肉、卤鸭等都很受大家欢迎。

“以前常绿很多人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比较勤快,不怕吃苦。看到卖卤味有钱赚,大家都慢慢加入这个行当。而且做卤味并不难学,谁想做就去会的人那里学。大家都很团结,不藏着掖着,倾囊相授,就这么人带人,有不少常绿人都靠卤味生意发家了。”

常绿镇专题协商卤味产业发展

前段时间,常绿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牵头做了常绿卤味发展调研,并开展“常绿味道·卤此有味”卤味产业发展协商民生议事堂专题活动。据统计,光在富阳城区,常绿人开的卤味店就多达六七十家,不少常绿人还将店面开到临平、嵊州、上海等地。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常绿卤味也做出了名声,但这一份味道该如何传承下去,成了章彬最为担忧的问题。

今年48岁的他说:“现在很多卤味店都是各做各的,缺少统一管理,没有统一品牌,而且干这一行需要投入的精力很多。到我这一辈,做卤味的常绿人明显比以前少了。我之后的小辈们,更是很少有感兴趣的,不管怎样,还是希望常绿卤味这个金字招牌,能长久保留下来。”

章彬的担忧,也是常绿镇协商议事的主要内容。

常绿镇重视民生议事堂协商成果转化,自协商活动开展以来,制定常绿卤味品牌培育发展任务分解表,成立商家培育组、品牌宣传组、阵地打造组,进一步帮助章彬和其他商家,对接商标注册、统一宣传、直播带货等事项。目前,章彬的7家门店门头已统一更换,常绿卤味更有辨识度。

正值暑期,章彬卤味店的生意很好。“这两个月是一年里生意最好的时候,可能因为天气热,大家都不想做饭,还有孩子们放暑假了,家里会买点熟食给他们尝尝。”他说。

接下来时间空闲点,章彬打算去学习卤味的保鲜技术,让产品能扩大销售面,常绿镇也主动帮他协调龙门洪牛堂考察事宜。

章彬说,洪牛堂牛肉能做到小包化,进行线上销售,而且有几个月的保质期。“我打算学习他们的技术,试试看能不能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来源:富阳日报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