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4月16日,义蓬街道举办“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专题调研活动,围绕“深化政企社三方联动,激活老年助餐可持续发展动能”主题开展调研。
目前义蓬街道共有户籍老年人两万余人,占户籍人口21%。为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近年来,义蓬街道逐步建立完善布局均衡、方便可及、优质安全、经济实惠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目前街道共有4家老年食堂和7个助餐点,就餐人次和补助金额逐年递增。同时街道还建立助餐保障制度,对助餐设施和就餐进行补助;打造多元助餐模式,形成“中央厨房+助餐点+送餐”三位一体网络;发挥蔬心素食馆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幸福”味道。
当天,义蓬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的委员们实地调研向涛社区老年食堂、头蓬社区老年阳光食堂,并听取街道老年助餐服务整体情况的汇报。
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挖掘年轻人需求、延长服务时间、打造品牌样板、探索市场化运营等主题作交流发言,建言献策。
陈林水 区政协委员
杭州江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建议更改老年食堂名称,如“阳光餐厅”,在菜品设置和点位布局上综合考虑辖区年轻人的需求,吸引更多人群同时,也避免每个社区重复建设。
胡迪峰 区政协委员
杭州琢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
建议延长服务时间,部分食堂服务时间较短,到11点半就没菜了,同时建议丰富菜品,如增加面食,选址考虑人流量大、方便停车的地方。
王芳 区政协委员
杭州市钱塘区义蓬中学教科室主任
建议整理一份街道的养老服务工作手册,推广暖心模式,打造杭州市乃至浙江省老年助餐服务样板区。尝试引入企业赞助,开展“轻盈结队”活动,让大学生与老人结对,提供更贴近的服务。
蔡文萍 区政协委员
义蓬街道全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关于老年食堂的建设,并非每个社区都要设立,应做到少而精,食堂选址上应选择人气旺、停车方便处,避免因开在人气不旺地区造成运营困境与菜品浪费。
俞常恩 区政协委员
杭州塘巢产业服务集团董事长
考虑老年人行动不便问题,可探索市场化模式,选择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来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培养老年人就餐习惯,通过口口相传提高接受度。
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程甦超说,做好老年人助餐服务,政府和政协“双方可以形成合力,围绕强化问题导向促提升、汇聚社会力量促共治、打造示范样板促引领三个方向,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力,让街道的老年助餐服务真正成为群众认可、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义蓬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谢小燕向政协委员对街道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会尽快梳理汇总委员建议并反馈给街道相关科室,并以此次调研为起点,统筹政府、社区、市场三方资源,全力构建有温度、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同时要继续做好“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平台的服务保障,建立政协委员常态化参与机制,通过专题协商、实地督查等方式,推动更多建议落地见效。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