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政协实践中心 | 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这场主题沙龙有思路
2025年03月05日 09:25:28 星期三

当“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为进一步探讨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智能体应用的创新实践,3月4日下午,区政协“青春讲堂·每月一讲”活动在滨江区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行,邀请联汇科技CEO兼首席科学家赵天成作《以智能体为中心的AI原生应用和开源生态》专题讲座,并进行圆桌交流。区政协主席张玮,副主席包晓东、杜昊,秘书长周皓,及部分政协委员参加。

本次活动由区政协经科委、经济和农林界、科技科协界等联合举办,是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市区“新春第一会”精神,特别是落实“在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要求的具体举措,推动委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协商履职的具体实践,提升建言献策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当前火爆的智能体并非只是简单的‘大模型套壳’,而是通过架构设计突破单一模型的能力天花板。”赵天成从定义、实现方式、优势、劣势等方面对比以大模型为中心的智能体和以智能体为中心的智能体,并以流程图的形式详细讲解了以智能体为中心的智能体架构。

智能体的核心在于决策、记忆、感知。赵天成通过分享多个标杆案例来展示智能体从理论到产业的落地应用。建筑工地安监助手能7×24小时无人智能巡查,实时识别施工风险,有效提升安监质量;AI盲人眼镜通过动态环境感知与自然语言交互,帮助视障人士避障、寻物、阅读学习......智能体在不同产业的应用中,展现出强大实力与广阔前景。

目前,与智能体相关的算法正在井喷式出现。赵天成强调智能体开源生态的重要性,“VLM-R1是首个将R1强化学习应用到视觉语言模型的工作,它让视觉大模型也可以和R1一样进行深度思考。”此外,他还介绍了OmAgent的开源多模态智能体框架。

在随后的圆桌交流中,来自长城战略咨询研究所、北航杭研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杭州北冥星眸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们与赵天成一起,围绕“拥抱大模型,探索智能未来”主题,从前沿创新趋势的现实意义、具身智能产业技术热点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底层技术研发及技术商业应用等开展分享,并与在座委员、企业代表深入交流。

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首席科学家赵天成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认为科技创业公司除了关注人工智能的技术理论研究与基础设施升级,也应当利用好AI原生的应用形态,将发展重心迁移到大模型智能体应用的落地。北航杭研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征慧从具身智能的感知、决策、行动、反馈、支撑要素等5个环节进行科普解析,同时希望下一步能更多关注具身智能在工业制造、人文关怀、应急与高危行业等方面的突破性应用。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万林分享了自1993年接触计算机以来,遇到了三次科技冲击的经历,大模型智能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为持续推动AI科技进一步发展,他建议AI教育从孩子抓起。杭州北冥星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钱小一从智能物种的“三块拼图”理论出发,详细讲解了AI运算层级的革命性突破,使AI具备动态决策与进化能力,并着眼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战略布局,从人才与资金、产业链整合、行业生态构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积极推动智能体技术落地。

区政协委员、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文燕分享她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大模型备案经历和利用AI大模型助力服装行业智能化变革的创新案例,建议打造公共语料库,降低使用成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区政协委员、杭州雄伟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佳尉提出智慧食堂应用场景,希望能将大模型智能体科技广泛应用在采购、任务编排、产品识别、营养建议等全链条。区政协委员、杭州智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洁瑜介绍了正在打造的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希望能与更多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机构、企业在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方面达成紧密合作。华为杭研所副所长户仕明介绍华为算力系统,表示将持续致力于发展国内硬件设施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设备、平台支撑。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模型以其强大的功能,为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带来全新可能。本次活动深入解析智能体技术的核心能力与应用前景,展现了AI赋能行业的巨大潜力,不仅为行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洞察,也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张玮表示,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有效解决社会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广大政协委员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协商驿站、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广泛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为高新区(滨江)持续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滨江政协 作者:区政协经科委,经济和农林界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