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新概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这些公司以每天数十元的费用,为用户提供工位、网络及茶水等基本办公设施,营造出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在杭州滨江的某写字楼里就有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400平方米空间被切割成整齐的工位,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每天清晨,数十人自愿支付30元走进这个空间,购买8小时的“在职”状态。
不只是杭州,在北京、深圳、成都、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多个城市,都出现了这种“假装上班公司”。
那么,这些“花钱来上班”的都是些什么人?
有些人因为创业受挫、对未来不知所措时,这里成为他们暂时的栖息地,在稳定的环境中调整心态,重新规划职业方向。
有些人暂时失业,怕家里人担心,或者还需要维持有工作的体面,他们原先在咖啡馆或图书馆里泡一整天,现在发现“假装上班公司”的气氛更好。
还有一些是年轻的毕业生,怀揣梦想却四处碰壁,一时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他们内心充满焦虑与迷茫,“假装上班”成为“避风港”,为他们提供一种过渡方式。
另一些人是真的来办公,他们是一些自由职业者、远程工作者或创业者。他们看准了这种共享工位模式,在这里可以花费较少的费用来办公,同时还享受一定的服务。
因此,虽然是“假装上班公司”,但来的人中很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的渴望有份合适的工作。有着这种共同渴望的人汇聚到了“假装上班公司”,那么这件看似有些荒诞的事情,便隐含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如果在这里,有着详细的公益性质的就业指导和培训以及心理辅导,为短暂失业者能够重回工作岗位提供帮助,而不是一整天在这里仅仅是“假装”,那么他们付出的时间会更有意义。
这里还可以成为创业的孵化器。一些人创业失败,还有一些人渴望创业,如果有专业人士在这个“假公司”提供“真帮助”,协助他们拟定创业计划书,申请创业基金,那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这里还可以组成“假上班”年轻人的互助小组,相互交流就业和创业经验,资源共享,好想法在这里得到思想的碰撞,那么这些“假装上班公司”就会变得更吸引人。
目前,一些“假装上班公司”已经根据他们的客户需求,开始配备直播间、服装道具间及会议室等设施,为有直播创业方面需求的年轻人提供服务。
我们要充分理解这些“假装上班”的年轻人,而不是嘲讽或无视。他们愿意花几十块钱一天来“假装”,那么这已经充分说明他们真的渴望上班,我们如果能帮他们缓解就业的压力和失业的焦虑,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各种“真帮助”,“假装上班公司”会变得更有意义。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