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建德实践”
2016年07月16日 06:55:37 星期六

江城夜色 张培志 摄

钦堂“稻舞田间”景观

    一片山水,能释放多少能量?

    在建德,这个数字是:2016年1~6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4.1万人次,同比增长22.93%,实现旅游总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28.35%;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75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实现旅游总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8.1%。

    在这一轮旅游市场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建德市委、市政府,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勇于担当,共同合力推进建德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今,纵观全市境内,不管是新安江主城区等旅游资源丰厚之地,还是大洋镇、莲花镇等偏僻乡镇,都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积极做好“全域旅游”这篇文章。

    崛起:释放资源价值,谋求二次转型

    曾经的建德,以旅游闻名。

    她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最早从事国内旅游的县市之一,也是浙江省最早成立风景旅游局的县市之一;她位于杭州、富春江、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跻身全国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她拥有新安江的17度“清凉世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韵味的富春江七里泷区,大慈岩罕见的“天然立佛”景观……

    说起来,建德从来不乏生态旅游的天然DNA。

    但是,近几年,曾经的辉煌,却有落寞之意。“相比周边县市,建德这些年的旅游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还是停留在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初级阶段。一味依赖门票收入,缺乏对资源潜在价值的开发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当前的休闲度假市场需求。”建德市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说。转型,势在必行。

    为破旅游瓶颈,补齐短板,2014年,建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当时,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全域旅游’实践,建德起步已经不算早。我们希望借‘全域旅游’来一场旅游领域的‘二次创业’,把聚焦点从以前的‘依赖资源规模’转变为‘释放资源价值’,把资源做成产品、把产品做成产业,最终把产业变成经济优势。”市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型,不仅在当时有必要,在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下更为重要。这是建德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举。”

    进行时:全域旅游之花,盛开浙西沃土

    从2014年至今,全域旅游的建德实践,一步步走来。

    宣传发动、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规划先行、全景观打造、全产业融合、全资产整合、全市域覆盖……从顶层到基层,从“三产”到“一产”“二产”,从“五水共治”到“三改一拆”,每一步都在为建德绿色发展的这座大楼“添砖加瓦”。

    在浙西的这片沃土上,全域旅游之花正在缓缓绽放。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文/林雅琪 顾伟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