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建德实践”
2016年07月16日 06:55:37 星期六

下涯湿地 李建平 摄

    全资产整合

    旅游资源开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全域旅游,涉及面更广。“农业、农办、林业、水利、交通等都和旅游相关,如果要开发,这些部门都要涉及。这样一来,往往面临着流程繁琐、沟通困难、效率过低等问题,阻碍旅游产业推进。”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建德开始重点培养建德市新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这个国有旅游投资平台。“将相关旅游资源整合到其名下,比如,新安江城区版块的虹鳟鱼场、月亮岛、严东关绿道沿线资产、建德市鱼种场、长寿院、三都帆船基地资产等都已经整合进来。这样一来,更利于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资产之间还能进行有效融合,开发更具规模的旅游产业链。”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解决全域旅游交通不便的问题,建德早两年就开始整合交通资源,实施“城区交通畅通工程”,加快构筑集水陆空一体、通达全域旅游腹地的交通网络。

    全市域覆盖

    旅游资源天然不均衡,但全域旅游最终要实现共同发展。

    “在建德,针对资源不均问题,市里将住建、土地、农办、农业、水利等旅游相关部门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同一实施,让偏远、资源匮乏的乡镇村落,也能共享全域旅游的果实。”市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先行的是建德南面的大慈岩镇。2014年,大慈岩镇提出成为全市全域旅游的先行区。在原有的山岳资源基础上,大慈岩镇大力发展新叶古村、十里荷花景区、山田科技百草园、慈岩印象新城,并推动农家乐提升、高档民宿建设,串起散落的景点,谋求辖区共同发展。目前,镇上12个行政村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色等项目也在加快进行,打造以乡镇为单位的大景区。

    这是一个镇的“全域”发展。放眼建德全市,全域旅游惠及角角落落。

    比如,钦堂乡是建德北面的偏远乡镇,缺乏山水资源。但乡上有杭州地区种粮大户,稻田资源相当丰富。在企业带动下,“稻舞田间”农耕文化园项目启动建设。在钦堂乡蒲田畈的400亩稻田里,以红、黄、紫、黑、绿的5色彩稻交织成五星红旗图案、龙凤图案等稻田景观,实现了稻田资源向景观资源的转化。

    而在同样缺乏资源的大洋镇,利用镇上徐店村的丰富稻草资源,也实现了大发展。今年6月,大洋镇文联和三河小学合力打造的“稻草人乐园”在徐店村试开园,通过上百种创意编织的动漫、军事等稻草模型吸引游客。开园仅两天,游客量就接近2000人。

    全域旅游,真正实现了全域共享。

    未来:发展蓝图已定,期待“王者归来”

    旅游转型愈演愈烈,那么,未来蓝图如何?

    “目前,市里已经形成‘1+2+X’的旅游发展格局,为下一步全域旅游的全速推进指明了方向。”市旅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1+2+X”的旅游发展格局中,“1”是指新安江——富春江旅游黄金发展轴,该轴线涵盖了“清凉世界”“浙江角”(黄饶)、“梅城—七里泷”三大旅游综合体;“2”是以建德航空小镇、大新叶景区为特色的南线旅游布局,还有以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玉泉寺等为主的东线旅游布局;“X”是以建德果蔬乐园、乡村民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域旅游新业态。

    所谓“1+2+X”,不是纸上谈兵。一项项助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合作项目,已经在建德开展得红红火火。

    南面,南线旅游布局中的“重头戏”——建德航空小镇已先行一步。今年4月9日,建德市与赛伯乐投资集团在杭州正式签订建德(赛伯乐)航空小镇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发起设立一只PPP建设基金和一只通航旅游产业基金,引入专业运营团队,重点打造集航空运动、航空旅游、航空体验、飞行培训(飞行执照考证)、温泉养生度假于一体,生态链功能完整且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航空智镇、旅游乐镇、文化新镇、生态绿镇”。这次合作不仅是小镇正式启航的标志,更是建德航空旅游产业的新起点。

    而在东面,东线旅游布局也不甘落后。就在5月4日,建德“最好的女儿”——三江口到七里扬帆区域这块美丽区域,“出嫁”了。建德市政府与浙江省旅游集团、上海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强强联手,签署了《建德全域旅游总体合作协议》。后两者计划通过3年20亿元的投资,把建德市三江口到七里扬帆区域作为全域旅游的重点区域,打造“中国湖屿漫村度假目的地”,并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建德旅游推上新的台阶。

    “1+2+X”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全势推进。

    你问我,未来的建德,将是何种风情?我想说,水清、风凉、雾奇,17度新安江,这些都将成为记忆中的经典。未来在建德,转角就能遇见风景。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文/林雅琪 顾伟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