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移步换景品古韵 萧山区:“绣花功夫”焕新颜,“工匠精神”铸精品
发布时间:2022-06-22   都市快报

这个夏天,东藩中路已成为萧山临浦人眼中最热闹也最耐看的景致。

宽敞的双向4车道,一路延伸的中央绿化带,再搭配人行道两侧层层叠叠的花木,阳光映衬下留下了斑驳的光影。

车似画中行,沿途皆风景。据萧山区临浦镇城建副镇长章杰介绍,作为临浦集镇的南北主干道路,东藩路由东藩南路逐渐向中路和北路延伸,道路两侧建筑风貌极具时代特征,她见证了临浦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临浦体育馆作为亚运柔道、柔术、克柔术的比赛场馆,就位于东藩中路西侧。

为了提升东藩路整体“颜值”,优化交通组织功能,萧山区临浦镇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东藩中路全要素提升整治工程,路段坚持将东藩文化与古韵氛围相融合,着力构建“车行可看+慢行可品”的绿色舒适出行体验,打造集历史文化、亚运特色、夜景亮化为一体的道路风貌。

以道路为轴,提升全域景观。眼下,古越繁华地,美好临浦城以全新的东藩中路靓妆迎宾,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杭州更加宜居宜业。

全新工艺 行驶更平稳

近日,记者来到萧山区东藩中路。一眼望去,这条刚修整好的道路绿树点缀、宽阔平整、车流通畅,焕发出了崭新的城市风貌。行驶在这条全长1.5公里,宽约23米的集镇主干道,可谓是十分“通气”,一路驾驶下来,能感觉到路面的平整顺畅。

“道路平整度,是我们提升整治过程中最关注的一方面。”临浦镇城建办主任夏一栋介绍,“临浦镇在提升改造这条道路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来解决道路不平整的问题。例如,采用双机连铺沥青工艺和防沉降井盖,将井盖和沥青面层高差不超过5毫米,打造‘零缝隙’道路。”

建设方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狄锋告诉记者,全新的沥青“双机连铺工艺”,实现了两个车道上两个沥青摊铺机同时作业,这样一来,路面的热接缝基本就看不到了,不仅提高了铺装效率,而且减少了纵向施工缝的设置,降低了铺装裂缝沿着施工缝产生并发展的风险。“我们在面层施工时严格控制道路标高,每隔5米设置标高控制点,摊铺机摊铺过程中每次碾压完成时对沥青平整度进行复测,确保沥青面层摊铺一次性高质量成型,让市民能获得安全、舒适的行车体验。”

而以往道路会出现“窨井跳”问题,是因为老式井盖的施工工艺等问题导致井盖与路面逐渐出现上下高差,东藩中路提升改造中所采用的防沉降井盖与施工工艺,可以改变和增强井盖防沉降着力点、受力范围,从而提升道路美观度与行车舒适度。

在此次提升整治工程中,东藩中路还迎来了它建成以来的首次水稳层开挖重建。“相当于我们对道路基础进行了重新打底,从根源上解决一些路面不平整、坑洼等问题,实现该路段更好的牢固度,更长的耐久性。”夏一栋说。

花境上新 美出新“境”界

东藩中路提升整治后的新变化也引来了周边市民的一致好评。

陈梁是临浦本地的一名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走街串巷捕捉城市风景。“东藩中路现在拍出来的画面比过去好看多了,不仅路面宽敞整齐划一,色彩也更加丰富漂亮,尤其是人行道两旁的绿植和花卉十分养眼。”他对东藩中路的新面貌赞不绝口。

记者看到,除机动车道焕然一新外,东藩中路两旁也“华丽”变身,绿化带里的花境色块让整条街景增色不少。夏一栋介绍,整治提升前的东藩中路也有绿化带,但植物单一,仅有简单的灌木色块和杜鹃花,只能满足市民最基本的休闲散步需求。

此次提升整治后,针对道路景观绿化做了相应调整,不仅提升了中央绿化带,还对人行道两侧的草坪绿化新增了精美花境。“花境里植物丰富,有黄金菊、五色梅、绣球花、天门冬、彩叶草、矾根等十几种丰富的花卉植物组团亮相,错落有致,市民们见了喜欢,自己都爱护得不得了,生怕一不小心踩踏到。”夏一栋说。

先绿再美,这样精细化的景观提升还处处体现在东藩中路提升整治项目中。

作为纪念临浦籍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而命名的一条历史之路,临浦镇在景观打造上,注重保持浓浓的文化底蕴,针对道路两侧西施文化公园、蔡东藩雕塑等人文建筑进行了立面翻新,设计了临浦特有的“古越文化”基调的机非隔离花箱护栏,还在东藩中路与临北路交叉口设置了一座高6米,宽4米的迎亚运景观小品,推动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实现“处处有景,四季美景”的行车温度。

“每天上班路过这条路都能感受到细微的变化,道路越来越平稳,绿化越来越养眼,这一切都让人惊喜意外,感觉住在临浦好幸福。”谈起东藩中路的景观新变化,萧山临浦镇市民陆梅儿不禁啧啧称赞。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通讯员 夏静 邵林杰 王丹妮 夏颖兰 记者 杨怡微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