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9点52分,G9528次复兴号动车组从杭州火车西站首发驶上合杭高铁湖杭段(湖杭铁路)。
同日,穿越杭城连接火车西站、火车东站和萧山机场的杭州轨道快线(杭州地铁19号线)和萧山机场三期投运。至此,投入上千亿元的“两点两线”交通项目正式启用。
两线是指湖杭铁路和杭州轨道快线,分别投入371亿元和432亿元,两点是指萧山机场三期和杭州火车西站,仅机场三期的投资约290亿元。
这加起来上千亿元投资打造的“两点两线”,虽然分属三个大项目,有不同的投资方,但从建设规划之初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依托,互联发挥高效交通。
向远方
“湖杭铁路、火车西站离我家比东站近多了,以后可以家门口坐高铁了!”城西市民对出行变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从局部来看,此次“两点两线”的开通,杭州西部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湖杭铁路和它的最大站——杭州西站,彻底了改变杭州城西市民的出行方式和选择。
无需跨越一座城,从西站出发,时速300公里+可直接前往合肥、湖州、南京、千岛湖、黄山等地。
未来,还能更迅速地通达上海、武汉、长沙等地。
而行车时速120公里的轨道快线,还是城西科创大走廊连接杭州主城区和萧山机场的快速通道,城西市民前往武林广场只需20分钟,前往萧山机场的时间,也从原先的近两个小时,缩短至45分钟。
在湖杭铁路的牵引下,杭州西部的富阳和桐庐,也都再添一座高铁站,为盘活发展节奏相对较慢的杭州西部山区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架起山海协作共富之路。
这又是一个全新机遇。比如富阳在富阳西站设计中,特意请中铁上海院充分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提取《富春山居图》山行曲线为站房整体形象曲线,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欲成为杭州西南门户会客厅、富春山居旅游城市名片。
十多年前,与虹桥机场并立的上海虹桥高铁站,开启了国内“机场+高铁、轨道”交通模式的先河,极大地方便百姓的出行。
此次“两点两线”开通,则是“机场+轨道”模式的再完善,最直观的利好,是给生活带来便利。
比如,萧山机场三期的重点除了新建一座航站楼外,主要就是容纳地铁轨道快线、新汽车站和出租车、网约车的陆侧交通中心,方便乘客接续换乘。
未来这个交通中心还将直接引入高铁,彻底消除萧山机场地面交通薄弱的短板。
从整体来看,横贯杭州全城、并与6条地铁线实现换乘的轨道快线,拉近了杭城东西的距离,也连接起杭州火车西站、东站、萧山机场三大交通枢纽。
快线连起的高铁、民航交通枢纽,则将伴随着航班、线路的拓展,进一步扩大浙江人的交通半径。
市民、旅客则可以通过这张地铁网络,快速进出杭州的三大交通枢纽,从而去往更远处。
“东杭州”+“西杭州”
“两点两线”的开通,也让“站城一体”概念真正走进浙江。
纵观各大城市,以TOD赋能城市未来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譬如重庆沙坪坝高铁站,“高铁穿楼”奇观不仅引来了网红打卡,也让众多企业入驻。
再放眼全球,像纽约曼哈顿、东京涩谷、香港九龙这些全球知名的都会中心,都是TOD模式下城市崛起的样本。
而和杭州西站枢纽一起出现的字眼,是“云城”。
云城,东起绕城高速,西抵南苕溪(西险大塘),南至余杭塘河,北达杭长高速,总面积达58平方公里。
区域内一片平坦,是典型的杭嘉湖平原之作,亦是杭州城区内少有的完整连片待开发之地,像极一朵起势之“云”。
这是因杭州西站衍生出的一座“新城”。在杭州西站规划启动三年后的2020年,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挂牌。
云城概念的提出,不难看出,浙江在西站枢纽规划之上谋求更高——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做强未来科技城,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打造杭州“第三中心”。
万丈高楼平地起,“新城”崛起之初,杭州西站成为最好的落地载体,开启“站城融合”的4.0时代。
据杭州云城建设项目指挥部发布,2022年,云城已有建设项目109个,总投资1469.9亿元。
而杭州西站作为湖杭铁路的一部分,其站房投入约70亿元,可以说枢纽的小投入引来了大投资。但杭州西站,是其中的关键落子。
交通枢纽加速城市发展脉动。未来,这里将有金钥匙综合体,不仅将刷新杭州的天际线,还将成为“杭州第一高楼集群”和“杭州第三中心”发展的超强引擎。
在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看来,杭州城市发展格局正发生改变。未来杭州的城市版图,可形成如同伦敦的“东杭州”和“西杭州”的城市新格局。
杭州西站突破了杭州高铁站在城市东片的线性布局,不仅彻底改变了城西市民的出行方式和选择,也让“西杭州”从交通末梢,转变成辐射浙西、皖南内陆的前哨。
以西站为锚点,“西杭州”愈加鲜明。就在8月1日召开的余杭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被正式提上议程。
与此同时,承载着商务、住宅、休闲等一体的“云城新城”,也在冉冉升起。
不久的将来,西杭州,亦是杭州“第三中心”,将与武林和湖滨地区、钱江新城并肩。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