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联系千家万户,是关系到居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最后一米”,也是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今年以来,家住西湖区古荡街道的居民欣喜地发现,老旧小区里新建了数字化道闸系统,随到随停幸福感倍增;打开“居民通”,暖心服务实时响应……这些温情图景,源自古荡街道全域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施。
如何进一步织密物业管理改革脉络?如何以物业小支点撬动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近日,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里,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专业人士和物业机构代表围坐一堂,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为“打造全域大物管,实现人居共治体”建言协商。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昌荣现场观摩协商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陈国妹陪同。
协商建言
“我们安置房小区住户群体复杂,物业应该提升管理水平,多多调动年轻人和不同群体代表参与小区治理,让我们居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嘉荷社区居民代表葛广福一口地道的杭州话,说出了百姓心声。
“古荡街道楼宇众多,楼宇物业管理也大有可为!”物业机构代表、益展商务大厦物业负责人朱晓君认为,要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整合利用各楼宇及楼宇企业的资源、阵地,为业主提供专业物业服务,帮助业主解决实际问题。
区政协委员、方回春堂城西馆副馆长韩琼霞带来了前期走访和调研的所闻所思,她建议定制分档分级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费用,让物业服务更加透明,方便老百姓“看菜吃饭”,选择“量身定制”的物业服务。
区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郑建南做过服务志愿者,深感物业服务的痛点难点。他提出,要盘活一些社区资源,植入一些便民服务,让物业管理实现良性发展;要建好物业大联盟,组织“网格自治小组”,实现小事居民治、大事物业办、难事联盟商。
区政协委员、市第七人民医院防治科科长宋海东多次走进嘉绿苑社区“协商驿站”开展服务,他分享了嘉绿苑小区对车位分类管理,精细挖潜的做法,建议要推动物业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并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小区资源和管理力量的统筹使用、应急调度,更好激发物业效能。
“要把法律服务和专业服务作为物业管理服务的支撑,不断创新和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区物业协会秘书长彭萍从专业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区相关部门和古荡街道业务科室对意见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协商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西湖区政协“百场协商议事月”期间的一场重点活动。围绕“助共富促物业服务大提升”主题,区政协组织全体委员“登堂进站”,开展“线上+线下”多维度的协商交流。目前已开展协商活动43场,参与委员217人次,参与群众431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15条,助推48个民生问题解决。
下一步,西湖区政协将继续深入开展“协商议事月”活动,深化协商特色品牌打造,不断推动协商成果运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努力打造政协协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西湖范例。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