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规划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杭州驻镇规划师制度正在发挥实践助力。
“国土空间规划是什么?渔山乡的转型升级面临什么新趋势?……”11月15日,一场面向乡镇干部的规划培训,在富阳区渔山乡热闹“开讲”,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吴一洲教授,结合渔山乡实际,给镇村干部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规划“补给”课。
作为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小城镇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一洲还有一个身份,是浙江、杭州首批在册驻镇规划师。在获聘成为渔山乡驻镇规划师后,他组建了一支由3名博士教师和7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服务团队,定期联系探访渔山乡,与乡镇干部及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渔山乡美丽城镇规划、验收以及各类规划编制实施工作。
“杭州城区的规划力量还是很足的,但在基层乡镇,往往缺少专业规划力量的支持。”吴教授告诉记者,渔山乡是《富春山居图》的“富春卷首”,有着渔浦、三国、茶禅丰富的历史人文和非遗文化底蕴,也是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省级试点,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背景下,如何以规划引领进一步提升渔山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居人居生态环境、延续乡情文脉推动产业升级……都需发挥驻镇规划师作用,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这一次,吴教授的培训课件,正是基于团队前几次进村入户服务,了解了当地干部的规划培训诉求后,为镇村干部们精心“订制”的。
“吴教授讲的内容,既有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概念的系统介绍,也包含了当前国内外城镇转型的经典案例,同时结合了我们渔山乡的实际,深入浅出地帮我们打开了视野,启发了我们接下来的规划工作思路和方向。”渔山乡干部在培训结束后感慨,纷纷走上前与吴教授及其团队进一步请教交流。
事实上,吴教授在渔山乡的经历,正是杭州正加大力度推进建立驻镇村规划师制度的缩影。
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就在不久前,杭州公布了第二批27名驻镇规划师名单,从省市知名规划院所,到测绘设计单位,再到涉规划专业高校,加上全市首批32名规划师,截至目前,杭州各地引进的驻镇规划师已达57位,对应覆盖59个基层镇街。越来越多的专业力量,正汇入我市驻镇规划师队伍,发挥各自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保护、城乡景观风貌提升、未来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在助力提升基层规划水平、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提高规划实施质量、助力镇街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我市第一、二批驻镇规划师名单及服务邮箱(zzghs6688@163.com)已在“杭州规划一点通”同步公布,持续收集市民关于驻镇规划服务事项的意见建议。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可进入杭州规划一点通
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积极完善驻镇规划师相关制度,力争实现我市驻镇规划师全覆盖,助力解决基层规划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难题,打通规划落地实施“最后一公里”,助力提升新时代我市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践样本。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