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3年杭州教育这些大事让百姓获得感满满
发布时间:2023-12-25   杭州日报

勇攀教育现代化高峰,勇立创新改革潮头

“后亚运”时代,为全面深化“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杭州日报讯 2023年,对于杭州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提炼总结“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宝贵经验“再出发”的崭新开始,还是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步入“后亚运”时代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让杭州站上更高起点,当下正是杭城大踏步迈入超大城市的新阶段,需要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谋求全方位提升。其中教育是重要一环。

回顾过去这一年杭州教育的发展,其改革的力度与方向一直与城市能级的提升同频共振,通过围绕“让每个受教育者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聚焦教育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和老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一个更加高效、灵活、开放、协调的教育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面向未来,杭州教育系统将以先行的实践自觉,勇攀教育现代化高峰,勇立创新改革潮头,为全面深化“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系列变革性实践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1 高质量发展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

全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是杭州教育当前聚焦聚力的核心课题。如何破题?杭州以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教育样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质教育的需求。

回顾过去一年,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多个领域迎来新突破。

在智育方面,今年杭州高考创下佳绩,在国家级及以上奥赛项目多点开花:1人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1人获国际生物奥赛银牌,7人获全国数学奥赛金牌,11人获全国物理奥赛金牌,7人获全国生物奥赛金牌,6人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目前有17人获奖入选国家集训队。

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杭州中职学生参与2023年浙江省职业院校师生职业能力大赛取得21金35银25铜,在全国职业院校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9金17银2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在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上,杭州籍新生连续13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优良率榜首。

今年杭州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上同样厚积薄发:在四年一度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杭州获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职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首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和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中,杭州有2项案例榜上有名。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中,杭州66节精品课入选。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杭州教育正承载着杭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2 民生实事

推进市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民生实事提交漂亮“成绩单”

9月1日,位于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走在校园里,你能感受到这座新校园的“高端大气”。学校在功能教室的打造上进行了高投入,除了配备“理、化、生实验室”,还配置先进的图文信息中心、集成化管理的多元创新实验室……真应了那句话:让科技改变学习方式,让创新成就无限可能。

作为今年杭州市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共新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98所,新增学位8.4万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中学校的建设,随着生源高峰逐步向高中传导,高中资源的扩容迫在眉睫。今年,杭州市新增了杭十四中青山湖校区,杭州电子职校双桥校区。明年又将迎来一波新高中的“小高峰”:杭二中富春学校、杭高临平新城学校、学军中学桐庐学校都计划在2024年投入使用。“等我家孩子中考了,优质高中的选择更多了。”一位家长兴奋地说。

不仅是高中规划,近年来杭州市对人口流入和人才集聚加快的城市新区,也加大了新学校的布局力度。拿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计划到2025年底,大走廊将新建88所学校,其中建成学校75所。

推进市域优质均衡,杭州同样关心着农村学校的发展,今年杭州市协调主城区名校,面向临安、桐庐、淳安、建德,新增了85个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这可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要开展实质性的结对帮扶。在帮扶清单中要求有师徒结对、开设线下示范课、开展线上同步课堂、设名师工作室等要求。“因为教共体建设任务纳入对各地教育工作业绩考核指标,意味着帮扶和受帮扶的两校是互融共荣的,越合作越紧密,大大加快了城乡优质教育均衡的步伐。”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3 招生入学

小学入学人数创历史“新高”

全力保障新生家门口上好学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施行,迎来一波“生育高峰”。今年,杭州这批“全面二孩”政策下出生的孩子上小学了,人数达到15.4万,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年骤增2.9万。

“迎来生源高峰,孩子入学是否会没着落?”升学季很多家长有这种担忧。事实上直到升学季结束,也鲜有“入不了学”的事发生。不仅杭州户籍的孩子纷纷拿到录取通知书,近3万名随迁子女也开心地跑进了小学校园。

招生入学平稳“渡峰”背后,是杭州教育系统的提前布局和科学谋划。今年4月,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家长可登录浙里办App的“入学早知道”栏目,了解公办小学过去三年分流调剂和未来三年户籍生入学情况,避免家长盲目追捧热点学区,科学引导入学分流和家长预期。

生源增多,各所学校也未雨绸缪。比如闻涛小学,今年在前期摸底中,发现户籍生比去年多了不少。为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缓解家长焦虑,学校毅然将多功能教室改造成普通教室,通过扩班来应对“生源洪峰”。这只是一个缩影。2022年招生结束后,市教育局即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精准规划,对可能出现入学供需矛盾的区域和学校,“一地一案”“一校一案”做好学位保障。

虽然是史上入学压力最大的一年,但杭州对特殊群体子女的入学需求,始终给予着特别关怀。今年,在进一步优化“长幼随学”和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政策基础上,杭州还放宽了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凭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一方居住证即可申请。据统计,今年杭州共有4755户多孩家庭实现“长幼随学”,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90.7%,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尤其是“新杭州人”对教育的满意度。

关键词4 教育共富

践行教育家精神 当好新时代“大先生”

做好教育帮扶 回答好党和国家的时代答卷

今年8月底,教育部发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杭二中校长蔡小雄成功入选,这是自2010年该项目开展以来杭州首位获此殊荣者。

作为一位名校校长,蔡小雄的目光并不局限在某一所学校。心有大爱,助力教育共富,这是教育家精神的底色。蔡小雄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2000多人,遍布省内外,网站点击量突破147万人次。今年5月,蔡小雄率领工作室几位学科带头人共赴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支教,为当地教师和学生奉献了多场精彩的课堂教学和高三讲座,还指导了受援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活动。

“教育从来不仅是一份职业,它是一份事业,更应该是一份志业。”谈起教育家精神,作为杭州对口支援先行者的“时代楷模”陈立群说。像陈立群、蔡小雄这样新时代的“大先生”,在杭州不只是个例,而是有一群。

比如在省外,杭二中副校长曾应超、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浙大附中副校长周红军、萧山五中副校长沈良和12名高中优秀教师正驻扎在四川开展支教,形成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合力,打响杭州对口帮扶工作品牌。

在省内,教育“山海协作”同样搞得轰轰烈烈。今年,景宁中学加入杭二中大家庭,双方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学军中学与嵊泗中学签订教育帮扶合作协议,联合组建6个“嵊泗中学学军班”。此外,还有杭高与泰顺中学、杭四中与常山一中等市内优质高中与山区海岛县高中“联姻”,助力“县中崛起”。

推进城乡优质均衡,最关键的是师资力量。在杭州市域内,有116名省特级教师、80名正高级教师在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和建德等西部区、县(市)设立了154个“名师乡村工作室”;主城区遴选优秀骨干教师110名开展为期2年的支教,带徒209人、对接主城区名师送教356人次。通过“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将“输血”变为“造血”,让更多乡村教师成长起来,呵护西部区县的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5 场馆开放

开放校内体育场馆“规模空前”

线上预约、刷脸入校流程很方便

“好球!”一记乒乓球扣杀,引得众人一片喝彩。晚上7点半,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体育馆里很热闹,4张乒乓球桌前、6片羽毛球场上都是前来健身的市民。市民吴先生擦着汗笑着说,“以前都要去外面租场地锻炼,现在出了家门走两步就能有这么好的羽毛球场地,太好了。”

“现在老百姓锻炼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对场馆资源需求量大。杭州很多学校的体育室内场馆在非学生学习活动时间拿出来对市民开放,将更好提升共享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前年开放合计729个、去年开放合计872个,今年亚运红利进一步释放,中小学校开放场馆数量更多,共计1184个。其中室外体育场地905个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279个室内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开放场馆不只是简单地打开校门,后面的服务和保障要跟上。为便于大家预约场地,市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协同,优化校园健身智慧平台。市民可登录浙里办App,搜索“校园健身”应用进行学校开放信息实时查询、学校室外场地在线登记预约,搜索“亚运场馆在线”应用进行学校室内场馆查询及登记预约。过去市民只能预约所在社区的学校体育场馆,今年可选择范围扩大,可登记任意3所学校,由原来的“一人一校”升级为“一人多校”。

2023年至今,累计550万人次入校健身,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

关键词6 托幼一体

探索托幼一体化 实现“幼有善育”

盘活幼教资源 更好破解“带娃难”

“小朋友们,大灰狼要来了,大家快一起躲到彩虹伞下面!”杭州市吴山幼儿园高银园区活动操场上,托幼班小朋友们奔跑的身影和开心的笑脸,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浙江印发《浙江省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幼有善育”被放在首位。此后,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杭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相关工作。

什么是“托幼一体化”?即在幼儿园增设托班,开展面向学前第四年的科学保教服务。作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居全省首位的杭州,逐步健全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教育服务体系,也是水到渠成。

为更好满足家长和幼儿的需求,许多幼儿园进行了硬件升级。“考虑到托育班的孩子个头更矮小、自我保护能力更弱,我们特意把床铺从叠叠床换成单独小床,卫生间洗手台盆降低了10厘米。”水晶城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行知金陶幼儿园调整了集团内3个园区各年龄段幼儿的班级分布数量,把2个托班共40个托位放在金陶园区,通过硬件设施改造、专用教玩具购置、托育师资调配等方式创设适宜的托班环境。

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的细致考虑,引得家长们连连点赞,“孩子能在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上托班真是太好了,既减轻了经济负担,接送也方便,我们很放心。”

据悉,2023年杭州全市幼儿园开办托班数800余个,幼儿园托位班设置率达58.1%,较去年新增托位数9000余个,实际接收托班幼儿报名数15000余名,其中85.36%以上的幼儿入托普惠性幼儿园。

关键词7 “三名工程”

引进顶尖院校 打造高等教育新高地

“一校一策”支持市属高校创全国一流

11月,西湖大学宣布启动筹建医学院,由中科院院士董晨担任院长,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以培养更多医疗领域的科学家。这也是西湖大学建设的第四个学院。

成立五年的西湖大学,依托先进办学理念和新型体制机制,目前已累计面向海外延揽200余位高科技人才,获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占50%以上。开启本科招生后,已招收两届共153人。人才涌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尖端科研成果在这里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已产出30余项世界首次的重大原创成果,还建设未来产业研究中心、西湖实验室等10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孵化了30余家高科技企业。

今年是杭州深入推进“三名工程”第6个年头,实施至今已实现从初显成效到成效显著的跨越式发展。6年间,杭州已引进6所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或研究生院,23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26个高水平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落户杭州,也带来了人才集聚效应。比如国科大杭高院自2019年创立以来,吸纳了包括15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267名,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四青、优青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121名。今年9月,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未来一大批新生将体验本硕贯通和法国“预科-工程师”相结合的培养新模式。

在引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同时,杭州还以“一校一策”方式,积极支持市属高校在同类院校中争创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比如支持杭州师范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朝着职业本科学校发展,支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支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发展。

未来,杭州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做优做强名校名院名所,加大对市属高校人才引育的支持力度,为打造杭州人才头部矩阵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8 教育国际化

迪拜中国学校打造“走出去”的金名片

创迪拜新办学校首次等级评估最好成绩

“少儿励志,君子坦荡……”在第三届阿联酋华侨中小学生喜迎国庆最美诗文朗诵比赛中,迪拜中国学校的学生身着汉服、手持竹简,用一篇《少年君子歌》展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迪拜中国学校是我国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全日制中国学制基础教育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海外中国学校试点单位,由杭州市教育局承办、杭二中领办,于2020年9月正式创立。

因为是第一所,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所学校的办学核心是课程,在迪拜中国学校,教师们架构了中国、迪拜当地和校本拓展三级课程体系。主体课程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均以我国国家课程标准为准绳。此外,每学期还开设人文历史、科学技术、艺术体育、综合实践等各类选修拓展课60多门,深受学生欢迎,历次家长满意度调查高达99%。

3月,迪拜中国学校迎来了迪拜知识与人力发展局(KHDA)组织的对新办学校的首次等级评估。在47个评估项目中取得23项优秀,总体评估等级为“Good”,创下KHDA对新办学校首次等级评估的历史最好成绩。

10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一行到杭二中调研学校工作时,了解到迪拜中国学校在海外办学取得的优异成绩时说:“迪拜中国学校办得好,杭州带了很好的头。”

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等领导赴迪拜中国学校考察指导时批示道:“满足中国孩子们的上学需要,促进中外交流。杭州市开创‘一市对一校’支持海外办学模式,成功举办迪拜中国学校,为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去’带了很好的头。”

历经三年奋斗,迪拜中国学校在办学竞争激烈的迪拜扎稳了根基,获得了国内外多方的肯定,已成为浙江教育、杭州教育“走出去”的一张金名片。

关键词9 产教融合

深度开展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走向多赢

打通升学通道 让学生有更多成才机会

今年5月,中策职业学校正式成立杭帮菜产业学院,将和杭州饮服集团、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一起参与人才培养及杭帮菜的传承和菜品研发。西湖职高国家级产教融合中心于今年启用,该中心是由西湖职高与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共同建设,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造。

校企合作的例子还有不少。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杭州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以更好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当前,杭州推进中职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主要有校企合作共同体、教学实训车间、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技能名师工作室等四个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确定校企合作共同体59个,其中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15个,市县级校企合作共同体44个。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2个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4个,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0个、市级教学实训车间50个和市级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

近年来,杭州职业教育正进入发展“黄金期”,不仅教学改革紧紧贴合产业发展需求,还坚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发展策略,让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份信心有数据做支撑,拿大家最关心的升学来说,当前杭州市区的中职学校(不含中专、技校)毕业生的升学率已达92.5%。今年在升学政策上再度传来好消息:“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的招生计划大幅增加,全市设230个专业点,计划招收9270名学生,比去年增加了26.66%。杭州还积极探索“中本一体”招生改革试点,今年试点学校增加到了10所,试点学校数和招生人数都名列全省首位,让更多学生在中职学习3年后,可直接跨入大学本科。

通过产教融合、打通升学通道,杭州市正着力打破体制机制上的壁垒,更好展现杭州职业教育“头雁风采”。

关键词10 五育融合

秉持五育融合 深化培根铸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10月,“国旗下的诵读”展播典礼在杭举行。现场,来自杭州各中小学校师生通过诗歌朗诵、剧本朗诵等形式热情赞美祖国,这也引发了所有在场嘉宾、师生的共鸣。

“国旗下的诵读”是一个面向全市的大型系列诵读活动,从2018年启动至今,已走过5个年头。今年,新一季“国旗下的诵读”活动以“拥抱新时代 争做奋斗者”为主题,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选送原创诵读作品,在校园里形成了浓厚的诵读氛围。“希望通过诵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师生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和信心之源。”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五育融合,德育为先,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自今年6月份召开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以来,宣传、教育部门联合发布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在首批签约组建的52所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结对学校的基础上,结对学校数量已增至247所,目前已构建了“区域统筹+校际联盟+学校推进”的思政课程育人新样态。

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能唯分数论,为此杭州市从赛事体系、建设特色学校、拓展实践基地等方面为突破口,打造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体系。一年多的实践,该体系初现雏形。

比如在体育和美育领域,杭州市在面上做好普及,构建了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全学龄赛事链,按照“普及-特色-专长”金字塔形发展,推进“一校一品”校园体育和美育差异化发展。杭州市重点做好专业后备人才培养,以“市队联办”强化基地学校建设为抓手,搭建“小学—初中—高中”杭州市特色项目精英培养梯队,目前全市共建有足球、篮球、街舞、智力运动等基地学校102所。

五育融合不止于校内,杭州还积极探索“校内+校外”全周期育人模式。在省、市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的基础上,建立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必会项目清单、引导清单及家校联动落实机制。

关键词11 保障亚运

赛事筹备、场馆建设处处有教育身影

全方位助力“两个亚运同样精彩”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浙大附小学生盛琳茜以其甜美的童声让所有人记住了人间天堂——杭州。这是一届被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评价为“精彩绝伦、令人难忘”的亚运会赛事,杭州教育系统为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杭州亚运会和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贡献了教育力量。

在场馆高品质建设上,杭州教育人不遗余力。走进杭师大体育场,作为亚运会七人制橄榄球比赛地,满目绿意之下蕴藏着许多科技智能元素,其草地三层结构设计,能在大雨中保证不积水,贯彻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是亚残运会历史上首个由中学操场改建的竞赛场馆,“有爱无碍”理念体现在场馆每个角落,一位日本记者留言感慨道:“极好的比赛场地,最好的体验。”

在赛事组织上杭州教育人展示着“跨界”风采。全市教育系统先后选派了480余名教师,脱产参与赛事筹办,在语言服务、场馆运维、技术官员、综合事务等不同领域发挥行业优势。市属高校、中小学校8500余名群演志愿者投入开闭幕式排演工作,完美呈现亚运高光时刻。选拔培训“小青荷”志愿者近3000名,为精彩赛事保驾护航。据悉,亚运会筹办期间,全市教育系统累计组织动员师生,直接参与服务保障的就有1.8万余人。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赛事时间虽只有约短短三周,但亚运氛围需要提前渲染。2023年,杭州教育系统陆续组织开展28项比赛,包括健美操、篮排足、乒乓球等传统项目比赛和轮滑、街舞等亚运项目比赛,各级各类比赛开展上万场次。通过健全“班、校、区、市”联赛机制,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队伍、人人有项目、月月有比赛”的格局,让孩子们在竞技中感受亚运的魅力。

关键词12 清廉学校

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 让教师回归清廉底色

培育一批清廉建设先进典型“垂范引领”

前不久,浙江省委办公厅发布100家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杭州市教育局、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学军中学名列其中。今年6月,第二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名单公布,西湖大学、杭二中在内的杭州1所高校、22所中小学入选。当前,杭州教育系统已培育“清廉学校”建设示范点100所,其中38所入选省级“清廉学校”示范校,选树优秀案例100个。

今年,杭州市启动了《杭州市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这也是杭州教育系统第二个“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里,杭州教育系统将全面推动“清廉学校”建设十大行动,旨在打造具有杭州味、教育味的“清廉学校”建设新高地。

目前,杭州已培育一批有阵地可看、有经验可学、有亮点可晒的清廉建设先进典型。比如杭州高级中学通过在校内推广《杭高清廉人物读本》《百廿杭高红色魂》等读本阅读,使杭高的清廉之风进一步校本化、课程化;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通过让师生共同设计清廉卡通形象“规规”和“矩矩”,让清廉教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除了对学生开展清廉教育,杭州对教师队伍也积极开展润心行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待任何违反师德的行为,杭州坚持“零容忍”态度,强化典型问题整改,通过“一张清单四项机制”全面落实师德师风闭环管理,让教师回归清廉底色,“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厚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