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微寒。午后的建德市杨村桥镇龙源村文化礼堂内,村民们正惬意地拉着家常。龙源村党总支书记方志元却有些心不在焉,不时摸出手机翻看消息,又几次走到马路边,“怎么还没到?”
三面环山、道路蜿蜒,距集镇15公里的龙源村,是杨村桥镇最偏远的村庄,常住人口400余人,以老年人为主。今年村里新增了100亩草莓标准地,眼看着草莓即将上市,方志元心里没底。
“嗤”的一声,让方志元牵挂的中巴车停在了村口。“方书记,让你久等了!这位是专门负责草莓销售的王益锋,另一位是建德市草莓办专家李龙,今天你们好好聊聊!”第一个走下服务车的建德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人员徐斐说。
除了“草莓导师”,随车而来的还有一支“全能”的小分队,有医生、电力工人、消防员,还有从大同镇赶来龙源走亲的婺剧班……方志元喜出望外,他们带来的服务项目,都是他之前向镇里反映过的村民所需。
目前,杭州正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深化城乡区域一体化,加大西部区、县(市)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构建以优质均衡为标准的协调发展格局。建德市顺势打造“群众意见掌握—需求分析—资源匹配—服务集成送达”的新型基层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了“德润建德·17出发”服务直通车,每次服务承载约10名服务人员,提供不少于7种的服务项目,把优质服务资源送达偏远山村。
组团服务:
最偏远山村提前“过年”了
“今年我们村种了建德红、红颜、白露等6个品种,早熟的建德红已经开始挂果了,眼下一个是销售渠道的问题,再一个是怎么保证质量……”方志元一边带着“草莓导师”走进草莓标准地,一边迫不及待地请教着。
“降温后,大棚薄膜定时开关,多晒太阳,头茬草莓口感最好,不要着急采摘,已经挂果的‘建德红’,红度至少要80%再采摘。”李龙一边察看标准地里草莓的生长情况,一边给出自己的建议,“销售问题别担心,我们直接把销售负责人给你带来了。”
王益锋已经做了10余年的草莓销售,这也是他第一次到龙源村。“如果你们自己卖的价格不如我的高,就来找我,有多少收多少。”王益锋说,12月初开始,他就会陆续收购草莓,每天会在莓农群里发布当日收购价,以透明公开方式收购草莓。
走出大棚,方志元才发现整个村像提前过年一般热闹起来,一路走去欢声笑语不断飘来:老年活动中心里,村里的老人们正排队接受义诊,建德二院的骨科医生夏利新正耐心地为腿脚不便的叶竹英做着检查,并嘱咐着相关注意事项;文化礼堂里,板胡、胡琴的伴奏声不断飘出,村民们正议论着“马上要演婺剧了,听说有经典剧目《花头台》《对花枪》呢”;家电维修点上,钱建刚的展位前摆了电饭锅、微波炉、热水壶等小家电,“这是我第26次报名参加‘17出发’直通车了,能为偏远山区百姓送服务,很高兴”……
随直通车来的另一支电力小分队正在崎岖的村道上快步行进。“这个村有很多高龄老人,我们抓紧时间多去几家,帮他们换个灯泡、空气开关之类的。”今年刚刚入职的年轻队员邹纪元说道。在70岁的独居村民杜建华家里,他们发现客厅的灯泡坏了,小邹赶紧从装得满满当当的工具包里拿出材料更换,一按开关,新灯泡把整个屋子都照得亮堂堂的。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