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路上的“新农风景”
杭州日报讯 三月的乡村,稻田初绿、茶园叠翠,天上的无人机和地上的插秧机相映成趣、交响成诗。在钱塘区河庄街道江东村,一场关于“诗与远方”的活动——“农创客面对面”座谈会正在热闹展开。来自全市各地的农创客代表昨日齐聚一堂,分享创业经历、探讨乡村发展,发出共富路上的青春之声。
“2017年正是农家乐和乡村游特别火热的时候,我们通过烤全羊特色餐饮,开发乡村研学课程吸引了很多游客;2020年,我们开始布局共富产业,通过秸秆回收,‘企业+村集体’模式养殖湖羊为村集体和农户增加营收……”除了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90后”农创客、杭州文佳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秋霞也带来了许多有关乡村人才的思考。
“农业项目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青年在乡村获取信息渠道有限、技能培训需求高,我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共创基地。”黄秋霞表示,共创基地一方面可以为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提供政策信息的宣传,另一方面,还可以开设一些包括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青年的创业就业能力。
“希望有更多的农创客加入我们,助力打造具有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旅品牌,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会上,吉木丘林手作主题农场创始人李东宇发出呼吁。吉木丘林手作主题农场于2022年开园,坐落于桐庐县梅蓉村。这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事科普、艺术文创、主题住宿、线上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园区,通过“三产联动”,将乡村的独特资源和文化价值进行创意设计和精细化运营,带动梅蓉村的产业振兴和村民共富。
政策春风暖,沃野千里纳英才。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发布实施农创客培育“五大行动”,已累计培育农创客超万名,全市10个涉农区、县(市)均已成立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奔赴乡村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下一步,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将围绕答好“农村人才不足如何有效破解”之问,不断打好“农村人才”持久仗,以推进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创客的“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机制,为以新时代“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