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与榜样引领 “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杭州作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先锋,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活动中,来自“Hi China”宣讲工作室的中外青年代表周末和苏磊分享了他们观察到的“无废”故事,讲述了杭州在制鞋、纺织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成功实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周末在宣讲中提到,制鞋企业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环保材料,将生产边角料回收再利用,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减少了废弃物产生,实现了经济与环保效益双赢。纺织行业也在积极探索“零废弃”模式,将化纤废料转化为路基布、棉布边角料变成清洁抹布,有效减少纺织废料堆积。与此同时,杭州鼓励创意环保,“无废”实践不仅局限于企业,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利用龙井茶渣染布料变废为宝,获得了省级“无废创意大赛”金奖。这些“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不仅推动了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更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也门在杭青年留学生苏磊分享了自己在杭州见证的“无废”实践成果,对杭州绿色转型深感钦佩。他特别提到,杭州不仅在大型赛事如亚运会期间成功践行“无废”理念,更将无废、绿色生活方式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他希望将杭州的“无废”经验带回也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家乡环保事业。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向热心于环保事业的市民颁发了“无废城市”建设公益大使聘任证书,同时聘请全国劳动模范、至今已免费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39年的孔胜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环境集团清运公司班组长朱国栋,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数年如一日志愿巡湖与打捞垃圾的竹书鸿,全国优秀教师、从事环境教育50年的戚志坚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为杭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公益大使。未来,他们将与相关部门一起,积极投身“无废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公益行动,推动形成“无废”新风尚,助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
此外,活动现场“无废细胞”代表春晖小学“晖宝小卫士”带来《春晖享物:超越校园的共享梦想》“无废”情景剧,不仅展示了校园内旧物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无废”实践,还展现了孩子们对“无废”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环保未来的积极展望。
互动体验精彩多多 “无废”生活触手可及
“以前总觉得环保离我们很远,但今天看到这些创意作品和实际应用,才发现原来环保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场的“无废”市集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打卡体验。
据了解,此次市集的创意体验区全部采用自然环保的竹材搭建,互动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在“无废”竹玩互动区,工作人员鼓励市民分享自己的“无废”小妙招;在乔司职高“衣”旧爱你改造区,市民用旧衣制作小玩偶,在发挥创意的同时,感受“无废”理念的魅力和实用性,“没想到旧衣服还能变成这么可爱的小玩偶,不仅减少了浪费,还赋予了它们新生命。”市民李女士感慨道。
活动现场,商圈商户也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无废”理念落地。星巴克等商家分享了自身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创新做法,通过引入环保包装材料和鼓励顾客自带杯子,减少了塑料垃圾和一次性用品的产生;众多餐饮商户共同推广“光盘行动”,倡导顾客按需点餐,减少食物浪费。
如今,在“无废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杭州收获了越来越多亮眼的成绩——连续9年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无废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两年提升、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聚焦源头化减量,累计建成无废工厂、无废商圈等各类“无废细胞”2900余个,其中44个入选浙江百优“无废细胞”,吉利汽车集团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聚焦资源化利用,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28家、分拣中心47个、回收网点2767个,2024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8.87%、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97.99%;聚焦无害化处置,累计建成固废利用处置项目60余个,全市危废填埋率连续3年低于3%,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利阳表示,杭州将始终锚定“全域无废”目标,加快“全域无废”建设、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深化全民行动,用行动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绿色成为杭州最动人的底色。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