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2025年杭州市“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在滨江区莲荷里商圈举行。此次活动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宣教信息中心、杭州市全民绿色行动促进会、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承办。
今年“国际无废日”的主题是“在时装和纺织品行业实现零废物”,旨在强调快速发展的时尚和纺织行业在应对全球废物污染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活动紧扣主题,通过科普宣讲、情景剧、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全社会宣传“无废”理念,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科技赋能与全链条管理 “无废”助力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看点多多、热闹非凡。在“无废”科普环节,鼎缘纺织、宏华数码科技和玩竹博物馆等单位通过展示材料设备革新、数字化转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等方面的新实践,揭开了科技赋能下的绿色时尚新趋势。
科技赋能纺织正引领绿色新风尚。如鼎缘纺织引进了国外先进分拣线、开松线和气流成网线等设备,实现废旧衣物的高值化、清洁化、减排化再生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废旧纺织品得到高效处理,每利用1千克废旧纺织品,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6000升水,实现更绿色的生产方式。此外,企业还专注于边角料、残次品及库存的综合利用,再生纤维产品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无废”理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竺铝涛副教授介绍了团队PLA(聚乳酸)生物降解环保服装材料的创新成果,PLA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过程能减少60%温室气体排放,为环保服装材料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数字化转型正助力“无废”生产。宏华数码印花技术通过数字化生产模式,大幅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与传统印染相比,数码印花技术节水率达85%—95%、废水排放减少90%以上、企业废水处理成本平均降低70%,作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为“无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正打造“无废”典范。玩竹博物馆从可持续材料应用入手,开发可降解竹编产品,引入激光切割和数控编织技术,精度提升至0.05毫米、生产效率提高30%。同时通过建立产品数据库,优化设计与生产计划,库存周转率提升35%、客户满意度提高20%,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无废时装和纺织品”倡议,如同一场绿色时尚接力,各界代表围绕纺织印染企业、服装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回收利用等,共同勾勒出“无废时装和纺织品”美好新蓝图。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