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从钱镠情书到文化品牌“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揭开流传千年的临安人文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30   都市快报

苏东坡《陌上花三首》,让钱镠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流传千年。当年感动苏东坡的吴越文化,千年之后仍然滋养着临安。

何以陌上花开?何以临安?

4月29日晚,“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在杭州临安青山湖美爵酒店隆重举行,为我们揭开“何以临安”的千古人文密码。

名家齐聚青山湖文学夜

共探“陌上花开”人文密码

临安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吴越国王钱镠,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既饱含着对爱人的深情,也为临安这片土地增添了浪漫的文化气息。

从此,“陌上花开”便成了临安独特的文化符号,流转千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全国名家相聚青山湖,共同探寻“陌上花开”背后的奥秘和临安人文密码。

文学夜在主持人戴军深情朗诵徐志摩《陌上花开》中拉开了帷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中国作协选择在临安设立全国首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正是看中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基因与实践活力。临安区委区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做深研究阐释、做优活化利用、做活浸润融入、做强对外传播,为文学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今夜,我们以‘陌上花开’为名,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临安的青山绿水、吴越遗韵,需要更多作家用脚步丈量、用笔墨书写。中国作协将继续支持临安实践点的建设,推动临安‘陌上花开’文化品牌的落地,并获得持久的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从历史文化视角,现场分享《写给吴越故土的千古情书》。她从杭州临安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临安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底蕴如何成为“陌上花开”的创作土壤。历史系出身的她,通过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全方位展现古代临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让你身临其境了解临安历史对其文化特质形成的重要影响。

天目山脚下的青山湖,每逢春天繁花似锦。一千年前,钱镠写“陌上花开”,这种花究竟是什么品种?苏东坡笔下陌上花的词里,又是什么花?浙江大学卓越A岗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唐建军以跨界的地理植物学视角,为大家带来一场《陌上花开的“花”到底是什么花?》的人文科普解读。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首次落地中国,2025年9月即将在杭州举行,临安是重要的分会场。同时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一重大节点上,临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新星”,代表中国接受全球生态目光的聚焦。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作了《“陌上花开”文学现象与生态文明》主题演讲,从自然生态视角,看临安如何绽放“陌上花开”的生态与人文样本。

临安的青山绿水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快节奏的科技时代,临安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彭学明,主题演讲《当下文学的“陌上花开”》,从现代发展视角,解读临安在新时代绽放的新魅力。

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学时代,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在网络文学领域,女性创作力量不容小觑。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政协委员“疯丢子”则以《陌上花开,网络文学中女性创作力量》的主题演讲,带大家走进网络文学的世界,感受女性创作者的魅力。

全民阅读倡议发布

王旭烽文化名家工作室落户青山湖科技城

阅读,是走进文学世界的钥匙。“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全民阅读倡议”发布,呼吁大家多读一本好书,一起阅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文学夜上,还有一大文化盛事,王旭烽文化名家工作室正式入驻杭州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王旭烽在科技城的工作室“忘忧茶庄”,正是以她长篇小说《茶人四部曲》中的空间场所为原型命名的。

“陌上花开”文化品牌重磅亮相

临安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歇,临安陆续推出一系列“陌上花开”文化品牌的发布活动。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盛典上,“美爵雅韵·陌上花开”全球诗歌大赛宣布正式启动,大家以诗歌为约,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盛宴。同时,临安文旅还推出了一条“陌上花开”文旅走读路线,而临安特色文创“陌上花”系列新品也在现场亮相。

“百名作家入驻临安”计划

打造临安文化高地

临安自古有着别样气质。自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建置以来,临安便在山水间孕育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千年以前,吴越王钱镠自临安发家,钱氏一族“保境安民”,让吴越国成了中华文明传承的新样本,吴越文化更是宋韵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临安在青山绿水间创新发展。2018年12月,“浙江省作家协会临安创作基地”在临安高虹镇授牌,2022年6月,全国首个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在临安设立。

这几年,临安致力于实施“百名作家入驻临安”计划,出台活动组织、作品扶持、作品转化等五个方面政策扶持,打造文学人才集聚地和有标识度、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基地,形成集文学作品创作、互动交流、项目孵化、作品转化等于一体的新业态。

“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 名家眼中的“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的“花”到底是什么花?

唐建军(全国生态文明教育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卓越A岗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钱镠是否懂生物地理学?个人认为,他懂地理,但不太懂植物。往返临安和吴越国城的路恰恰是东西向的,与“陌”意相吻合。

陌上花是野花还是栽培的农作物的花?从生态学角度看,野花的花期通常偏长,符合慢慢欣赏、缓缓归来的意境。田间小路上长的是野生植物,欣赏的“陌上花”是春天的野花。

二月兰、紫云英等,都可能是钱镠王的“陌上花”。

写给吴越故土的千古情书

王旭烽(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云中谁寄锦书来,临安花路绕杭都”。吴越王当年写下这封情书,是有一定条件的。治理安全、道路平坦、田野丰盛、战乱结束、歌舞升平、家族和睦、政权稳固,这七大条件,缺一不可。所以,钱镠写给夫人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可不仅仅是一封千古情书,而是人类的美好梦想。它象征着吴越王多年来的生命节奏,吴越国三代五王的沉稳脚步,以及吴越国中人们的未来理想。

“陌上花开”文学现象与生态文明

王永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陌上花”从钱镠的私语到苏东坡的咏叹,从徐志摩的凝练到当代文人的传承,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早已超越自然物象,升华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镌刻于江南大地的精神图谱之中,成为中华文明“诗意栖居”的集体记忆。钱镠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可以说是“生态文学”的经典名句。“陌上花开”体现了生态与文学的共生关系;“陌上花开”寄托现代都市人对“诗意栖居”的向往;“陌上花开”既是临安特有的文学符号,又是人类文学世界中可以共享的审美理想。

当下文学的“陌上花开”

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我们当下文学怎么样才能“陌上花开”?就是拥有和弘扬钱镠“陌上花开”的诗意和缓缓归矣的情谊。我认为,我们的文学首先必须有诗意,诗意是我们的文学是否能够给人审美的灵魂所在,诗意是一切文学叙事的芯片。这个诗意拥有了以后,就拥有了文学上的“陌上花开”,也就是文学最初的审美。

文学的终极表达其实是情谊的表达,文学的终极力量其实就是情谊的力量,所以我觉得文学必须在拥有诗意的时候,更要拥有情谊,对这个世界的情谊,对这个人间的情谊,对这个时代的情谊,特别是对这个家国的情谊。我们的文学只有首先拥有了这种情谊,它才能直抵人心、打动人心。

陌上花开,网络文学中女性创作力量

疯丢子(网络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政协委员)

作为一个深耕网络文学大女主题材二十年的作者,自认为已经产出过足以让读者尖叫的恋人,直到我看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细品之后,我忽然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可能绝大多数网络作者,勤勤恳恳写几百万字,还没有这一句话的半分神韵。如果我是那个王妃,看到丈夫写来这样一封信,我会作何回应呢?作为网文界的大女主钉子户,或许我会回书一封,上曰:见字如面,待我兴尽而归!……乖乖等着,我玩够了再回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