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倡导走出象牙塔:走出书画室,走出小书房,走出小剧场,以服务大众的理念,公益的形式,让书画走进百姓,让创作贴近生活,让歌舞戏曲服务基层。“我们的演出下乡活动非常受欢迎,每个村的文化礼堂,看戏的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因为唱的既有通俗易懂的本土文化,比如围垦故事,湘湖传说;又有身边正在开展的红红火火的活动,比如五水共治,最多跑一次等等。我们的曲艺家们还号召子女带着长辈共同看戏,老人们开心的都舍不得让艺术家们回去,一直喊要他们常来。还有那些书画名家,在我们的号召下,积极参加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老百姓拿到他们写的书画作品,就像中大奖一样欢天喜地。这样,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艺术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神秘事物,而是反映人民生活、奋斗、进取的精神产品,是精神享受。”
黄勇芳是个非常有创意,非常有能力的文联主席。她的工作,完美体现了文艺、文化的本质。因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而她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首先,她全心全意服务文化文艺工作者,让他们有一流的状态进行创作;她还动员所有文联的会员,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体现主流价值观,这是一种引导,一种指导,而这种引导,在当今的社会,极具示范作用。
敢言敢当,在她本职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看看他们的工作成绩单:发挥文联的“联”作用,联系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学校,艺术家和群众,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打响品牌,推出名家。开展“名家走进文艺之家”系列活动、“笔墨写初心”文艺家走进乡镇系列活动,到戴村、益农、临浦、浦阳、楼塔、所前、进化等乡镇,点燃艺术家服务基层的激情,也激发群众对艺术的渴求;搭建“两大”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文联,以共享经济的思维,大力建设网上文联,开设在线课堂、推出书画展厅、小说连载、名家风采等系列栏目,使文联服务的手臂更加延伸;充分发挥文艺之家的功能,通过开展“名家谈文艺”讲座、名家文艺大讲堂、作品点评加工会、文艺建设座谈会等系列公益性文艺活动,使文艺之家逐渐成为萧山文艺的市民中心,文艺的交流中心,文艺的展示中心和文艺的学术中心。打造“三名”工程。打造文艺“名牌”。利用萧山文联的各大文艺阵地,加大对本土文艺名家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出文艺“名作”。通过文艺成果奖、文艺精品(项目)扶持等评奖机制,将各艺术门类的奖项统筹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2017年,已推出长篇小说《大围涂》、人物传记《来楚生传》等10余部优秀文学作品。她自己还是一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只要百姓有需求,她都有求必应。
……
动态和静态结合,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结合,单兵作战和团队合作结合,这“三结合”的工作方法,是黄勇芳归纳出来的萧山文联工作特色,很有典型意义。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黄勇芳已经规划好了2018年的蓝图。“任伯年是清末大画家,是萧山瓜沥镇人,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所以,在2018年,我们要大张旗鼓地举办一场文化盛宴,举办一个任伯年画展,以名人凝聚文化,以文化提升品质,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委员名片】
黄勇芳,市政协委员,萧山区政协常委,民盟萧山委员会副主委,民盟浙江省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研室主任,现为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采访手记:
为了配合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围绕“深入挖掘东方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对外交流传播能力,使杭州成为展示东方文化的重要窗口”,2017年12月11日,《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栏目组,赴萧山金莲花艺术团采风,黄勇芳主席陪同栏目组采访了金莲花艺术团方婷团长。在与方婷的互动交流中,黄勇芳一方面充分肯定金莲花艺术团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还不断提醒,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会贯通到艺术创作当中,及时了解身边发生的大事、好事,深入到主题活动现场,了解在五水共治、小城镇建设、最多跑一次、文化名城建设等活动中涌现出的生动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生活,教育群众。我们希望,年轻的方婷,能够带领金莲花艺术团,很好的接过老一辈的优秀传统,让金莲花盛开在牡丹花的艺术殿堂。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