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唐彩斌,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政协委员。
唐彩斌是一位在一线从事多年基础教育的数学特级教师,也是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校长。按照常理,在这样的身份之下,学生分数的高低在他眼里特别重要。但是恰恰相反,唐彩斌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比“分”重要得多!
“教育者的眼里不能只有‘分’,而没有‘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些用牺牲孩子的健康换来的学业优秀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唐彩斌说。
时代小学是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大胆地在每周空出两个半天来“放空”——“快乐星期二”、“体验星期五”。“快乐星期二”是轻负高质的无作业日,让学生有更多空余时间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体验星期五”则是引进STEM、机器人、科技创新等课程融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可别小看这些课程,在时代小学的学生们眼里,这些课程都不是一般的“火爆”:“我们的游泳课是世界冠军吴鹏教的,我们篮球是专业球员训练的,啦啦操是奥运选手姐姐教的,画展是书画家来指导的。校长老师说了,我们时代孩子个个棒,只是棒得不一样!”。
而作为一个市政协委员,唐彩斌没有把对基础教育的探索局限于一个校园里。
今年市两会期间,还不算“老资格”委员的唐彩斌成了各大媒体记者争抢采访的对象,因为他带来的提案击中了太多人的心声:《多管齐下、多方合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在提出这个提案之前,唐彩斌联合几所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开展了调查。调查发现:周一至周四,家长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占到61.7%,双休日布置作业的占到75.5%。周一至周四,晚上开始参加培训的占50.0%,甚至20.1%的学生参加2个以上的培训班。到了周五至周末,没有参加培训的8.8%,参加2个班以上的70.9%,3个班以上的占到44.6%,甚至有4.7%的同学参加5个班以上。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数据是,有90.4%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这些课外培训;79.2% 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吸引我,上课老师也喜欢”;95.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如果“同学都不去课外培训,你还会去吗?”30%的同学认为“大部分取消,留下少部分喜欢的继续”,依然有44.6%的学生认为“全部继续”。
“为什么天性爱玩爱自由的孩子自己却习惯了这种奔忙?因为课外负担的绑架了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教育的过程是发掘孩子特长的过程。课外的培训有时是一种培养特长的机会,但切不可强求学生学习那些大人认为‘有用’的课程。”唐彩斌说。因此,他在提案中提出了四个建议:不规范的课外培训机构,应该关停;学校做好学校的,引导一部分;做好家长教育工作,课外培训自动退一部分;鼓励学生拒绝一部分。
“学生课外负担是一个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人人都为过重的课外负担出一点力,就能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态。”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对学生们深深的爱护,唐彩斌决定继续与减负这个问题“较真”下去。“我正在调研关于健全学校课程准入机制的问题,力争用我的专业知识为杭州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贡献一点力量。”唐彩斌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