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与思丨“五化十场景” 委员心中“未来乡村”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1-01-19   杭州政协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古时人们想象中的“美丽乡村”。随着时代的更迭,当美丽乡村被赋予新的内涵,当数字乡村进入人们的生活,随之即将来到的的未来乡村逐渐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那么,你有想象过未来乡村会是什么样子的吗?

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娄火明描绘了他心中“未来乡村”的样子!

自从2019年浙江省将“未来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杭州启动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探索。娄火明认为,杭州的“未来乡村”应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样式、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样品、高质量乡村建设的样板和高水平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样子。它既可落地,又留余地,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的递进版。它必须满足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多元需求,重点突出人的公共保障、品质生活、邻里关系、安全供给、人文关怀等民生福祉。

初步设想,杭州未来乡村的愿景建议是“五化十场景”。即通过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融合化价值取向,聚力未来“党建、平安、共享、生态、产业、乡建、互助、双创、人文、治理”十大场景,并通过政策引领、落实责任、数字赋能、分类推进的方式建设“未来乡村”。

建设未来乡村的过程就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通过乡村建设全方位的探索创新,以及制定详细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既可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做法,也能为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基础。“未来乡村”在规划上将更加注重系统性,在建设上更加注重协同性,在管理上注重人本性。

文:娄火明(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图:宣图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娄火明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