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和滨江政协 | 蒋采:艺润滨江 诗意栖居“心安处”
发布时间:2021-05-10   滨江政协

近些时日,我常常夜跑。深夜在艺术工作室里挥毫数个小时书法之后,我便会跑个10多分钟,微微出汗,正好到家。一路高楼林立之下,河道整治一新,星月当空,草木芬芳,令人心旷神怡。一边跑,一边就会想起滨江这些年的惊鸿巨变。

艺术的种子在滨江萌发

作为医卫文体界的政协委员,我对滨江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感受尤为深刻。滨江于1996年设区,数年之后,我判断这里几乎是全新建设之区,在文化上尚属于“洼地”,未来在文化艺术上的需求必然会大增,便成立了杭州之江书画院,聘刘江、钱法成、孔仲起等名家为顾问,白砥为名誉院长,以“打造名作”“培养名家”“建设名院”为目标,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讲座、书画展、培训活动、艺术交流,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也算为新滨江的文化一景,并在2018年被杭州市文广新局评为五星级群众文化示范团队,在书香杭城俨然树立起了一块文化品牌。在之江书画院,多位老师的书画作品入选国展、省展,许多学生在省、市艺术大赛中斩金夺银,在艺术圈掀起一阵阵“之江旋风”。我来自书香之家,对文化和教育有着本初的情怀,迄今我内心深处的最大梦想,就是希望在青少年为主的书画教育和培训上,培养出许多能书善画的人,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美的艺术熏陶,让这艺术之涓涓细流,逐渐汇为壮美的大江大河。

义不容辞发展滨江文化事业

诚然,一枝独秀不是春,文化的兴盛在于满园花开。在做政协委员的十年里,我先后提出多个有关繁荣本地区文化建设的提案。如《关于加大民营美术馆支持力度的建议》,提出进一步规范并支持民营美术馆行业的发展,为承续杭州悠久的书画传统,丰富市民的艺术生活,为“文化滨江”“美丽滨江”建设增光添彩。其中,我的提案《关于深入挖掘滨江历史文化,加快推进长河老街小城镇建设的建议》,被区政协评为2017年度优秀提案。

弹指一挥,我做了快两届的区政协委员,经历和见证了滨江区政协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更体会到“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功效。我每年提出的那些建议,都得到很好的回应。这期间,许多市、区两级的文化艺术活动,都通过我任执行院长的之江书画院以及任主席的滨江区书法家协会来策划、组织和执行,为区域内外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添了些亮色。我的这些工作也得到党政领导的各种关怀和支持,在2020年春,王国珍主席还到我的“政协委员工作室”来指导,鼓励我继续为本地区的书画文艺事业多做贡献。

文化为城市之魂。滨江虽是新区,但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作为文艺界别的政协委员,对文化的挖掘是应有之义,大有可为,也不得不为。我的专长在于传统书画,而滨江美丽的湖光山色,蓬勃大展的高新技术,必然需要灿烂的书画艺术相匹配,以相得益彰。在滨江,钱塘江奔流不息,过塘行文化底蕴悠长,耕读文化植根本土,文创产业蔚然成风,网络小说全国领先,亚运文化呼之欲出......现在,我高兴地看到,这些载着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带着蓬勃生机的创新文化,已深深浸透进这座新城,润物无声,让新老滨江人诗意地栖居。

文/图:区政协委员、杭州之江书画院执行院长 蒋采

来源:滨江政协    作者:蒋采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