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地区历史变迁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积淀。让地名留住“乡愁”、守护记忆,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宣传地名文化,这是肖枫的本职工作,也是他前几年多次回复政协提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肖枫光荣地当选为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从回复政协提案,到履职建言资政,角色不同,但那颗为萧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始终不变,那份助力共同富裕、打造“重要窗口”的荣誉感更强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20多次的政协活动,参与两件重点提案督办活动并发言,所提建议均被采纳落实。
■“传承地名文化,就是接续萧山文脉”
有着80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萧山,地名文化也是内涵深厚。如何让古老的地名与现代人相识相知,这是萧山区区划地名事务中心的主责主业。作为中心负责人的肖枫,更是一马当先、兢兢业业。继2019年我区地名工作荣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县(市、区)先进集体后,今年继续被浙江省民政厅确定首批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县(市、区)。肖枫说,要让地名文化服务更好惠及社会公众,打造特色,推广应用,继续擦亮萧山地名这张“金名片”。
“传承地名文化,就是接续萧山文脉。”据肖枫介绍,近年来,我区通过“移植”手段恢复了一批老地名,保留了数代萧山人的乡愁与记忆。前期,地名事务中心指导钱江世纪城对亚运村区域地名进行了全国有奖征名,征集到的1220个地名经过省市区专家论证及社会公示等,最终形成了一批代表第19届亚运会的地名街名,有“拾久街”,有亚运会吉祥物的“琮琮路”、“莲莲路”、“宸宸路”,有寓意运动员百米冲刺的“百米巷”,还有“亚运村路“、“亚运村公园”等通俗易懂、具有纪念意义的好地名。
近年来,肖枫在原有出版地名文化类书籍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传播方式,打造《萧萧讲地名》文化品牌载体,通过拍视频、讲故事、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承办好2022年杭州地名大会,持续讲好萧山地名故事,提升萧山城市文化软实力,获区主要领导专报批示。他撰写的《传承地名文化 守护城市记忆》文章在中国社会报等报刊上发表。
■“多活动、多调研、多发言,是政协委员履职的好途径”
在萧山政协的委员履职评分表中,肖枫是名列前十的高分委员。出席会议、参加调研、读书交流会、“崇学讲堂”“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萧山政协的这些特色活动,都能看到肖枫认真履职的身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抱着学习的态度,多向优秀的老委员取经,积极参政议政,履行委员职责。”这是肖枫的心里话,也是他履职的源动力。今年以来,肖枫重点参与了“推进永兴河流域提标改造,提升防洪抗灾能力”“请你来协商”专题恳谈会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情况”专题政情通报协商会的前期调研,并作了专题发言,持续跟进这些项目的落地推进。
“多活动、多调研、多发言,是政协委员履职的好途径。”肖枫说,从先前的回复提案,到现在建言资政,不同的经历,让他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今年上半年,肖枫两次实地深入调研萧山南片的母亲河永兴河流域,并参加永兴河提标改造专题恳谈会。他认真做好PPT,在会上图文结合从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为永兴河流域沿岸水利设施树牌立碑。二是讲好永兴河流域萧山治水故事凝聚家园情怀。三是把永兴河流域做成全省水利文化重要标识。
他建议选择在条件相对成熟、综合整治试验段项目的河段两岸建设“浙江水利文化长廊”,讲述浙江水利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历史记忆以及与之相关的萧山地名变迁所带来的新的人文变化。目前,永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陆续进场施工,计划今年可确定相关地名文化实施方案。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