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徐玮泽,滨江区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国家中心办副主任、心脏中心秘书。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特殊的日子,我梳理自己走过的从医之路,思绪万千。借此机会,想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同大家分享。
做医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2006年,怀揣着对医学的憧憬与热爱,我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从那时起,便立志要为儿童的医疗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19年的从医生涯,我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与康复,也经历了无数次与死神的较量。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明白每一次站在手术台前,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操作,都可能成为患者生命轨迹中的转折点,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我也始终秉持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位小患者,精心准备并执行好每一台手术,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效果做到最优。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持续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关注手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研讨,不断汲取前辈的智慧与经验。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我前往美国进修学习,这不仅极大地开阔了我的业务视角,也促使我成长为一名同时掌握心血管介入和外科手术技术的复合型医者。
现在,除了日常的门诊诊疗与手术安排,我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医学创新技术的研发中。一来是想紧跟前沿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二来是希望找到更加高效、精准的疾病诊治方法,为更多的患儿带去生命的曙光。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但只要尽早发现及时诊治,大多数先心病患儿存活率可超过98%且预后良好。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有许多客观情况存在,如传统的听诊方式具有一定的误差,加之不同医生的听诊水平参差不齐,很有可能导致漏诊情况的发生。
如何进一步提高先心病筛查的准确率?我萌生了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相结合的创新想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智能听诊器,优化先心病筛查方式和流程,收集2万名儿童的心音样本,构建数据基础,邀请心胸领域、心超领域专家,不断测试智能听诊器的准确性……2019年,第一代智能听诊器正式投入先心病筛查实战中。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升级,这款听诊器已更新至第三代,准确率高达95%。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浙江、贵州、宁夏、海南、云南等多个地区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先心病筛查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无数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也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坦白说,医生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我从没有感到真正的疲惫。空余时间,我积极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与同事们一起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门口。每次志愿服务都加深了我对医生职业神圣性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为医学事业奉献的决心。
2022年我有幸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我看来,医生和政协委员的角色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医生,我坚守在医疗一线,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爱心守护每一个生命;而作为政协委员,我则把这份责任感延伸至了更广阔的领域。
由我提出的“关于发挥双中心优势打造育儿友好示范区的建议”被评为当年度“优秀提案”,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鞭策我继续秉承医者仁心的精神,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使命,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展望未来,充满激情与热忱。我将以坚守服务社会和患者的初心,用自身的专业、奉献、创新、合作和爱心推动儿童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自己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