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区政协仓前街道联络工委召开全域未来社区创建专题“民生议事堂”活动,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姚文华,区政协提案委、委工委、区住建局、仓前街道负责人及部分仓前街道联络工委委员参加。
会前,姚文华副书记带队考察了万和社区和梦创社区,深入体验集智慧化、现代化、综合性的新时代未来社区建设。万和社区作为省级第六批旧改类引领型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聚焦老、少、中、青、幼五大群体,科学布局全龄段居民“共享型”服务场所,梦创社区是余杭区首批实体化运行的科创社区优化企业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增值化服务。
会上,仓前街道汇报了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情况。参会的政协委员就仓前街道下一步工作开展了深入交流,献言献策。
韩琪:建议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便利服务引入社区,精准挖掘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让新老余杭人实现“住在余杭,乐在余杭,心在余杭”的美好愿景。
郑夏:建议未来社区搭建起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交平台,让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拓展社交圈层,找到放松与交流的港湾。
陈凌波:建议在规划年轻人休闲空间时,不仅要注重其物理环境,更要深入挖掘青年人的心理需求。
龚美丽:结合社区实际,一是建议更新一份特别为老年人定制的服务供应清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二是建议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父母,给予扶持政策。
余过心:建议进一步发挥各社区的特色优势,以点位为中心,辐射并带动周边配套设施不足的区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同时,为青年人搭建社交舞台。
阮建军:科技创新和居民家园共同绘就了仓前街道的独特风貌。建议坚持目标导向,立足高远,凸显青年活力与朝气,引领未来生活方式的新风尚;坚持民本导向,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坚持需求导向,通过深入调研与广泛征集意见,准确把握居民、企业等各方的需求与期待,确保未来社区的建设能够精准对接。
区住建局: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精准画像与场景设计,力求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在未来的社区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黄璐:感谢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建议。仓前街道目前精准定位青年发展型社区与新城市中心的双主题,结合国际化街区、城市青年客厅、文体大楼等点位的打造,梳理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品牌清单,联动未来科技城、杭师大、建工等全域资源,搭建多功能公共空间,充分考虑物理环境和心理需求的双重满足,为青年群体提供多样的交流场景。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老年群体的需求,正在试点制定更加细致的服务清单。通过增设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方式,辐射并带动周边配套设施不足的区域。接下来,仓前街道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共同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宏伟征程。
姚文华高度评价仓前街道在推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前瞻视野与扎实行动,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梦创社区通过创新增值化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与人才需求,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而万和社区的幸福满仓共同体品牌,以其深入人心的影响力和高度的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成为社区治理的典范。
对于仓前街道的未来发展方向,姚副书记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的宏伟蓝图,仓前街道需持续聚焦核心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勇于破难攻坚,不断优化社区功能布局,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二、强化品牌,凸显特色。在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中,应注重挖掘和传承余杭本土的深厚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巧妙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的未来社区新标杆,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三、发挥优势,积极履职。联络工委作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应充分发挥其智力资源密集、人才济济、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建社情民意联系平台,深入收集并及时反馈居民与企业的真实诉求与期盼。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未来社区的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共同推动仓前街道乃至全区未来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