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与人民政协 | 陈晔:政协之舟 载梦远航
发布时间:2024-08-22   杭州政协

政协之舟 载梦远航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社员、杭州市拱墅区互联网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晔

有幸融入政协大家庭,成为一名政协委员。犹记得第一次报到时的兴奋,第一次步入人民大会堂参会时的激动,第一个提案提交时的神圣……那份荣耀与责任交织的情感至今仍激荡心间。

三年来,我见证了无数令人感动的政协履职精彩场景。每一次协商会议,都是一场智慧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每一个提案的酝酿、提出与推动落实,都是对“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的用心诠释;每一次为民服务活动,都是“履职为民”的坚实脚步。

从发现大运河杭州段标识标牌的问题,到推动问题的整改,我亲眼见证了政协如何将委员的声音和百姓的呼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我一直工作在京杭大运河畔,工作之余喜欢在运河边漫步,这里的一草一木和各种人文景观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一次活动中,我偶然发现运河杭州景区全景图上存在专业性错误,即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北起临平桐乡交界处,经临平、余杭、拱墅、上城,于三堡入钱塘江,全长约58公里,而非图上所写的39公里。

随后,我查阅了运河相关文献资料,走访了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经过三个月调研,我仔细核对大运河杭州段沿线每个标识牌,梳理出标识标牌存在错别字、专业知识错误、规格不一致、沿线主干道缺少必要导引牌等问题。于是,《关于提升大运河(杭州段)沿线标识标牌的建议》应运而生。这个提案不仅被评为2022年度杭州市政协优秀提案,还得到了拱墅区检察院的支持,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检察院邀请考古、文化遗产保护、语言学、外文翻译等领域专家学者对大运河沿线遗址实地考察,组织研讨、共商对策,并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开展标识标牌专项整治。亚运会前,这些问题得到了全部整改。

如今,大运河(杭州段)沿线的标识标牌焕然一新,专业知识准确性得以保证,设计风格趋于统一,多国语言的加入使国际化形象更加鲜明。一个个标识标牌,不仅仅是指示的工具,更成为了传播文化、讲述故事的载体,为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文化名城添光加彩。每当看到游客驻足于标牌前,扫码阅读大运河的历史故事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我深切地感受到政协制度的活力与效率,它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机制,能够高效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合力解决社会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生活与工作,因为政协而紧密相连。委员工作室为我们搭建了新的履职平台,是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基层有效延伸的创新之举。在委员工作室,我和群众面对面,收集社情民意。依托委员工作室,我开设《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处置和引导》专题讲座,为高校、医院等单位送去了十几场讲座,向大家讲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传播正能量,有效处置网络舆情。每当看到台下听众专注的眼神,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时,我深刻认识到委员工作室这个履职新阵地,让政协委员从会议履职走向社会履职,实现了“零距离服务群众”,阐释了政协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理念。

尽管加入政协大家庭的时间尚短,但在这里,我学会了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了在多样中寻求共识。无论是走进社区倾听民意,还是深入企业调研发展难题,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政协委员的身份让我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加贴近,更加懂得他们的需求与期望。这种与民同行、为民服务的实践,让我的人生变得丰满而有意义。

回顾我国政协事业75年的发展历程,我看到政协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为人民代言,为人民谋福。政协之舟,载着梦想与希望,将继续破浪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航行。作为政协之舟上的一名水手,我愿为人民政协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