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与人民政协|谢华:我与政协跨越2300多公里的不解情缘
发布时间:2024-10-11   杭州政协

我与政协跨越2300多公里的不解情缘

民进会员、富阳区十届政协委员、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馆长 谢华

从黑龙江哈尔滨迁居杭州富阳,跨越2300多公里,我与人民政协有着不解的缘分。

相识:编撰《赵朴初墨宝精华》

我与政协的结缘,最早是承担编好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遗著《赵朴初全集》。当时,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是要做一套精美的线装本。当得知富阳有古法造纸的传统,2017年,我第一次来到富阳,除了接触了几位古法造纸的传承人,也被富阳的山水所吸引。2020年,一套18册线装本的《赵朴初墨宝精华》(西泠印社出版,《赵朴初全集》中的一部分)正式面世。也是因为这套书,我开始接触富阳政协。

存文史、兴文化、强学习,通过与富阳政协的交流交往,我更加坚定了想要移居富阳的心。彼时正逢百年建党大庆,情之所至,我萌生了将收藏30年的两万余件红色报刊捐赠给富阳区人民政府的想法,打造全国首个以红色报刊为专题的展馆,让这些藏品有一个“新家”。欣喜的是,这一想法得到富阳区委宣传部领导的信任和支持。2020年底,我携妻子正式迁居富阳。2021年6月17日,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开馆至今,中心已接待访客3万余人,其中不乏从全国各地“飞来”的政协委员。

相知:成为文体新闻界别组政协委员

2021年12月,我被推选为富阳区第十届文体新闻界别组政协委员,继续书写自己和人民政协的难解情缘。

“政协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犹记得第一次参加委员培训,老政协委员就告诉我们,政协委员的职责是要通过协商民主,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我时时在想,一座城市的发展,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先行,让文化做好经济发展的“先锋官”,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布局。

富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清碧的富春江与秀丽的群山养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努力挖掘、提升富阳名人文化,设立“富阳名人馆”将为富阳市民和外来游客、投资商开辟一个了解富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窗口,为全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初衷,2022年,我提交了人生第一个提案《关于设立富阳名人馆的建议》。

相爱:助力大源镇蒋家村讲好台门故事

“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站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多了新视角,多了思考,更多了一份代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沉甸甸的责任。

“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位于大源镇蒋家村,这里有着600多年历史,依然保留着25幢百年以上的老台门。近年来,大源镇围绕“江南台门、耕读传家”特色主题,重点打造“麦家文学影视、蒋氏耕读文化、红色史料研学”三大文化场景,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老台门资源,加大了对老台门的保护和修缮力度,讲好台门故事,传扬村域耕读文化,力求形成蒋家村独特文化品牌,再现江南乡村的独特魅力,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必须更新守旧的思想观念,由区级以上相关部门引领专业的人力资源与项目属地联合打造百年人文记忆博物馆群;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为助推蒋家村乡村振兴,2023年,我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快建设百年人文博物馆群的建议》。

此后不久,我便看到村里三幢老台门被修葺一新,周边区域也划出了整齐的停车位,修建了崭新的卫生间,栽植了绿化……“没有白费的力气,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每每见之,我总忍不住自言自语,反复叨念这句话,一种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如今,我已经担任了3年的政协委员。工作其中,参与其中,学习其中,我始终认为要把委员个人智慧与界别特色结合起来,积极建言献策,把调研工作做深、做精、做细,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这既是对政协委员的要求,也是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和本分。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