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县政协协商成果落地,桐庐母岭桂花交易中心成立啦!
发布时间:2024-10-10   桐庐政协

一夜秋雨起,几许桂花落。寒露时节,被誉为“中国桂花第一村”的旧县街道母岭村香气袭人,万株桂花竞相开放。10月8日,在细雨花香中,“桐庐母岭桂花交易中心”正式成立。县领导周萍英、毛建标、雷国兴,省市县政协委员代表,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桂花是母岭村随处可见的“风景”,为进一步做大产业文章,在县政协的牵线搭桥下,前不久,浙江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与母岭村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桐庐母岭桂花交易中心”应运而生。

作为母岭村的“名誉村长”,省政协委员、艺福堂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晓军表示:“艺福堂与母岭村的结缘,及资源的有效衔接,得益于桐庐县政协的鼎力支持。”通过前期调研,李晓军明晰母岭桂花产业此前以种植苗木为主,但市场波动导致许多老桂花树被遗忘。“交易中心成立后,这些桂花得以变现,村民们只要动手采摘,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李晓军还透露,艺福堂今年启用了自主研发的真空低温微波干燥技术,一天能加工两万斤鲜桂花。同时,上千斤桂花纯露将“反哺”于母岭村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等衍生品的生产。在收购鲜桂花的同时,艺福堂还会给村集体一定比例的“返利”。“这些举措都将助力母岭村完善农产品产销机制,激活‘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母岭村文化礼堂内,78岁的王玉香攥着刚换来的钞票,笑容满面地说:“真没想到,家门口那两棵种了快20年的桂花树,今天早上就摘了27.5公斤桂花,按每公斤10元算,足足换了275块钱呢!”

为了尽早迎接这份秋日馈赠,早在10月3日,母岭村就已拉开了鲜桂花收购序幕,收购规则简单明了。村民们纷纷利用闲暇时光,穿梭在桂花林间,采摘着金桂银桂树上的“金银”。来自隔壁乡镇的莪山畲族乡沈冠村的蒋永美,拎着一大袋桂花分享道:“我们夫妻俩早饭后摘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摘了7.9公斤金桂,前几天还摘了9.2公斤,还是嫁在母岭村的表姐蓝彩英告诉我这好事的,说这里收桂花呢。”

一条桂花产业发展的时间线贯穿逾20年,母岭村通过从“卖苗”到“卖花”的转型,研发出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酱等多元化的桂花产品,实现了对桂花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然而,往年由于烘干机器产能有限,花期内桂花供过于求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但今年,随着村中桂花交易中心启用,对鲜桂花采取“应收尽收”策略。母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双贤介绍:“虽然今年是桂花‘小年’,但天气原因预计会有两波花期。第一波已经收购了万余斤鲜桂花,横村镇、桐君街道等地的桂花都送来交易,最多的一户3天卖出5827元。”

为确保桂花新鲜,母岭村安排了10位工作人员,分为筛净、质检、称重、兑现四个小组,每天上午在交易中心收购桂花,随后立即送往15公里外的浙江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工厂进行烘干处理。邵双贤表示,与艺福堂的合作为母岭桂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预计今年鲜桂花交易量将突破3万斤,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县政协委员,旧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森强表示:“随着‘桐庐母岭桂花交易中心’的揭牌,在桐庐县政协的助力下,我们将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将其打造成集交易、展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这缕桂花香飘得更远、更广,为母岭村的共富之路增添新动力。”

来源:桐庐政协    作者:杭州新闻客户端、桐庐新闻网、旧县街道    编辑:李佳萌